CN202444440U -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44440U
CN202444440U CN2012200666748U CN201220066674U CN202444440U CN 202444440 U CN202444440 U CN 202444440U CN 2012200666748 U CN2012200666748 U CN 2012200666748U CN 201220066674 U CN201220066674 U CN 201220066674U CN 202444440 U CN202444440 U CN 202444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urate
converter
parallel
sin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6667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崇峰
邱齐
梁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adsola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ad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adsola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adsola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06667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44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44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4444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中,该无桥逆变电路包括电能收集装置,电网,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电能收集装置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DSP的控制下,该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本实用新型所述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损耗大、能量利用率低、热处理元件多、设备重量大与运输成本高等缺陷,以实现损耗小、能量利用率高、热处理元件少、设备重量小与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进一步紧张,绿色能源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典型的风能和太阳能这类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也更多的被大范围的应用,为了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常这类能源的转换都会使用DC/AC逆变器,将收集到的绿色能源回馈给电网,做分布式发电用。其典型的发电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电能收集装置对于风能来说是叶片带动的发电机,而对于太阳能来说,就是太阳能电池板组件,他们主要是将绿色能源转换为电能,但是该电能还需要提供给电网或者给家电使用,因此需要能量转换。图1中的DC/DC变换器,首先将电能收集装置收集到的电能转换为一个稳定的直流输出电,再通过DC/AC逆变器,将该直流电逆变为AC交流电,最后并网到电网,为电网中的负载提供能量。对于现代的风力发电装置,一般还带有一个AC/DC整流级,放置在DC/DC变换器前面。由于电网是低频的工频交流电,以上典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结构,又可以分化为如图2和图3所示的两种结构。
图2所示的高频载波的分布式发电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大功率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主要采用一个较大功率的DC/DC变换器将电能收集装置的能量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再通过高频切换的DC/AC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而该高频切换的频率中包含有一个基本载波是电网工作频率,之后通过简单滤波,将高频纹波滤除,就可以获得较干净的电网工频交流电,再并网发电。该方法的优点是用一个大功率的变换器来统一处理能量,使用的分立元件少,单位功率的发电成本相对较低,而高频载波的逆变器可以使用大功率的晶体模块来实现,仅仅需要做一些驱动控制电路即可,然而该方法不能优化电能收集装置的能量输出,简单来说,为了获得大功率的输出,多数电能收集装置会选择串联以提高电压,并联以提高电流的方式来增加输出功率。
但是无论串联还是并联,一旦级联在一起的能量收集模块有一个工作不正常或无法输出额定功率,就会同步影响其他模块,一起降低输出功率,从而降低总的发电量,从能量的利用角度来说,该方法的能量利用效率不高。为了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在实际当中,对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选址有苛刻要求,安装中要尽可能保证系统中的每块太阳能电板工作状态一致。这非但在实际中很难实现,也额外增加了系统的建设成本。
图3所示的准DC/DC变换器加工频切换DC/AC逆变器的分布式发电系统,正被广泛的应用于基于中小功率的发电装置中。该系统中的DC/DC变换器是一个准DC/DC变换器,它使用正弦波脉宽调制将从电能收集装置获得的电能转化为两倍电网工频的准正弦波输出,然后连接到的DC/AC逆变器只要按照工频切换,将该两倍电网工频的准正弦波切换为工频正弦波再并入电网即可。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整个发电系统被分为了多个发电小单元,每个小单元有独立的逆变器并网。这样,每个小单元的工作状态在实际中可以独立调节,从而得到优化。一个单元的故障不会影响系统中的其他部分。而该方案的缺点是由于每个单元中逆变器处理的功率较小,分布式发电需要较多的变换器设备,成本相对图2所示的集中处理方法较高。
上述无论图2还是图3所示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都包含了DC/AC的逆变器,其主要是用全桥结构的晶体开关所组成,如图4所示的基本逆变桥。
图4中的开关                                                
Figure 364215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2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411500DEST_PATH_IMAGE004
,可以是MOSFE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也可以是SCR(可控硅整流器),还可以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可控或半控硅晶体元件,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按照图2或者图3的规则做切换,将直流或者准正弦波变换成标准正弦波,然后送入电网。图4中的基本逆变桥的后端,原则上还应该包含滤波电路,这里只做原理说明,就不再详细介绍。
另外,图8是一个典型的Active Clamp Flyback(使用有源箝位反激)电路结合传统逆变桥实现逆变太阳能电池能量并网发电的电路图。在图8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是输入滤波电容,
Figure 967247DEST_PATH_IMAGE001
是Active Clamp Flyback的主动开关,
Figure 909795DEST_PATH_IMAGE002
是箝位开关,
Figure 347730DEST_PATH_IMAGE00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分别是两颗主动开关的寄生体二极管也可以是额外并联的二极管,
Figure 971609DEST_PATH_IMAGE008
是箝位电容,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是输出整流二极管,是输出滤波电容,
Figure 229732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Figure 591181DEST_PATH_IMAGE0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开关可以是MOSFE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也可以是SCR(可控硅整流器),还可以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可控或半控硅晶体元件,
Figure 815489DEST_PATH_IMAGE014
是电网侧的负载。该电路就是按照图3所示结构图连接的典型逆变器,将图8按照图9中所示PWM调制原则调制即可实现逆变器输出电网工频正弦波。
如前所述,由于逆变桥的存在,负载或者并网输出电流会流过逆变桥,随即产生损耗,降低逆变器的效率,而且逆变器的晶体开关由于损耗的存在还会产生热,这样逆变器还需要额外的考虑散热。不仅增加电路成本,还会增大体积。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损耗大、能量利用率低、热处理元件多、设备重量大与运输成本高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以实现损耗小、能量利用率高、热处理元件少、设备重量小与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桥逆变电路,包括电能收集装置,电网,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电能收集装置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其中:
所述DSP,用于向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将所述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交替式向电网提供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使电网获得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
在所述DSP的控制下,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在整个工频周期内,将所得半个准正弦波进行拼接,使电网获得由正向半个准正弦波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构成、且用于供给负载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整个工频周期内,所述第一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第二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
同时,基于以上所述的无桥逆变电路,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包括由直流输入电源与并联在所述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的输入滤波电容
Figure 814669DEST_PATH_IMAGE005
构成的电能收集装置,电网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与电网侧负载
Figure 833440DEST_PATH_IMAGE014
,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
Figure 449230DEST_PATH_IMAGE015
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其中:
所述DSP,用于向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将所述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交替式向电网提供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使电网获得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进一步地,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
在所述DSP的控制下,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在整个工频周期内,将所得半个准正弦波进行拼接,使电网获得由正向半个准正弦波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构成、且用于供给负载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整个工频周期内,所述第一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第二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
进一步地,在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中,每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以及与所述SPWM(正弦波脉宽调制)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连接的控制开关
Figure 477228DEST_PATH_IMAGE016
所述控制开关
Figure 596494DEST_PATH_IMAGE016
,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控制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工作或停止工作的控制开关
Figure 51746DEST_PATH_IMAGE016
;n为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包括有源反激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boost升压电路,降压或升压buck-boost电路、以及单/双开关正激式Forward直流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反激变换电路包括箝位电容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变压器
Figure 856629DEST_PATH_IMAGE018
,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927670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以及变压器
Figure 982848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76706DEST_PATH_IMAGE024
;其中:
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与变压器
Figure 873761DEST_PATH_IMAGE018
原边线圈的始端连接;经箝位电容
Figure 918815DEST_PATH_IMAGE017
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826728DEST_PATH_IMAGE020
的漏极、以及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477469DEST_PATH_IMAGE022
的阴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573601DEST_PATH_IMAGE019
的源极、以及
Figure 285205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的阳极连接;
所述变压器
Figure 492513DEST_PATH_IMAGE018
原边线圈的末端,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75941DEST_PATH_IMAGE020
的源极、
Figure 528919DEST_PATH_IMAGE020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的阳极、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734870DEST_PATH_IMAGE019
的漏极、以及
Figure 805594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859001DEST_PATH_IMAGE021
的阴极连接;
所述变压器
Figure 902043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线圈的末端,与变压器
Figure 382703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940723DEST_PATH_IMAGE024
的阳极连接;变压器
Figure 469925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164211DEST_PATH_IMAGE024
的阴极为输出端,经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81352DEST_PATH_IMAGE023
后,接变压器副边线圈的始端及参考地;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193981DEST_PATH_IMAGE019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的脉冲信号;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444572DEST_PATH_IMAGE020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267034DEST_PATH_IMAGE026
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
Figure 206172DEST_PATH_IMAGE016
的控制端与DSP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
Figure 405072DEST_PATH_IMAGE016
并联在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73950DEST_PATH_IMAGE023
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
Figure 270577DEST_PATH_IMAGE016
并联在变压器
Figure 24906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761918DEST_PATH_IMAGE024
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直流输入电源,为至少包括太阳能电池板PV或蓄电池的储能设备或风能发电设备或光热发电装置;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222986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652830DEST_PATH_IMAGE020
,至少包括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与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包括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65095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340219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983689DEST_PATH_IMAGE021
,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522118DEST_PATH_IMAGE023
,整流二极管
Figure 251040DEST_PATH_IMAGE024
,以及谐振电感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其中:
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267537DEST_PATH_IMAGE019
的漏极、以及
Figure 765515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537162DEST_PATH_IMAGE021
的阴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
Figure 425483DEST_PATH_IMAGE024
的阳极及参考地连接;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07989DEST_PATH_IMAGE019
的的源极、
Figure 660473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39239DEST_PATH_IMAGE021
的阳极、以及整流二极管
Figure 477174DEST_PATH_IMAGE024
的阴极连接,经谐振电感与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42464DEST_PATH_IMAGE023
后接参考地,并经控制开关
Figure 155914DEST_PATH_IMAGE016
后接地;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284407DEST_PATH_IMAGE019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与DSP连接。
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由于该无桥逆变电路包括电能收集装置,电网,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电能收集装置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DSP的控制下,该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可以将原来的DC/DC加DC/AC的方案简化为一级,直接使用SPWM调制和DSP实现交流电流输出,提高效率,减少元器件的数量,同时降低成本;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损耗大、能量利用率低、热处理元件多、设备重量大与运输成本高的缺陷,以实现损耗小、能量利用率高、热处理元件少、设备重量小与运输成本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典型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2为高频载波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3为准DC/DC变换器加工频切换DC/AC逆变器的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4为基本逆变桥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无桥逆变电路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无桥逆变电路的关键波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多相并联或多相交错并联的无桥逆变电路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8为典型Active Clamp Flyback(有源反激变换器)加逆变桥的逆变器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9为Active Clamp Flyback使用SPWM调制加逆变桥实现逆变器调制的波形示意图;
图10为典型无桥逆变电路一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11为通过与图10对应的控制方法实现无桥逆变功能的驱动波形示意图;
图12为典型无桥逆变电路二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13为图12对应电路使用同步整流控制的典型驱动波形示意图;
图14为用多个并联或者交错并联组成准DC/DC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图15为使用Buck电路构成无桥逆变电路的电气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无桥逆变电路实施例
实施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桥逆变电路。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能收集装置,电网,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电能收集装置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输出端的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其中:
上述DSP,用于向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DSP的控制下,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在整个工频周期内,将所得半个准正弦波进行拼接,使电网获得由正向半个准正弦波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构成、且用于供给负载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整个工频周期内,第一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第二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
图5中无桥逆变电路包含两个准DC/DC变换器,他们分别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然后在上半个准正弦波输出的时候,下面的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让输出
Figure 792246DEST_PATH_IMAGE028
为零伏,这样电网获得的是正向的半波,而到下半个准正弦波输出时,将上面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让输出为零伏,这样电网获得负向的半波,两相并接,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正弦波形,图5中几个典型的波形如图6所示。
对于第一准DC/DC变换器或者第二准DC/DC变换器,他们都只有半个工频周期工作,而停止工作的半个工频周期中并不产生损耗,而输出侧不再使用桥式逆变结构,减少了逆变桥上的损耗,因此该方案可以有效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实施例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桥逆变电路。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能收集装置,电网,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电能收集装置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其中:
上述DSP,用于向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交替式向电网提供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使电网获得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中的每个准DC/DC变换器的结构及性能,可参见图5和图6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的核心,就是利用DSP的控制,实现两个准DC/DC变换器分时工作,然后将输出的准正弦半波做拼装,最终实现标准正弦波输出。图5中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和第二准DC/DC变换器,也可以是如图7中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工作的准DC/DC变换器。
上述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是在图1-图4所示逆变器的基础上提出的新逆变结构,即无桥逆变电路;该无桥逆变电路,将原来的DC/DC加DC/AC的方案简化为一级,直接使用SPWM(正弦波脉宽调制)调制和DSP(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交流电流输出,提高效率,减少元器件的数量,同时降低成本。这样高效率的要求,不仅可以降低损耗,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减少处理热的元件与运输成本,以及降低设备的重量等。
上述图5、图6和图7所示的实施例,在一些AC电压是
Figure 204772DEST_PATH_IMAGE030
的国家节能效果更加明显,由于同样输出功率情况下,低AC电压表征高AC电流,逆变桥开关上的损耗增加,效率进一步下降,如果使用无桥逆变结构,将极大的提高逆变器的效率,节约更多能量。
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实施例
基于上述无桥逆变电路的核心思想,以典型太阳能逆变器为例,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实施例。由上述无桥逆变电路,结合图8,使用两个Active Clamp Flyback电路做交替工作,分别输出工频正弦波的上半波和下半波,在负载或者电网侧再做叠加,实现最后的标准工频正弦输出。
实施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如图10和图1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直流输入电源与并联在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的输入滤波电容
Figure 420988DEST_PATH_IMAGE005
构成的电能收集装置,电网
Figure 602571DEST_PATH_IMAGE015
与电网侧负载
Figure 995506DEST_PATH_IMAGE014
,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
Figure 895329DEST_PATH_IMAGE015
输出端的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直流输入电源,为至少包括太阳能电池板PV或蓄电池的储能设备或风能发电设备或光热发电装置。
其中,上述DSP,用于向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DSP的控制下,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在整个工频周期内,将所得半个准正弦波进行拼接,使电网获得由正向半个准正弦波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构成、且用于供给负载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整个工频周期内,第一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第二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
在上述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中,每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以及与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连接的控制开关
Figure 461440DEST_PATH_IMAGE016
;控制开关
Figure 700791DEST_PATH_IMAGE016
,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控制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工作或停止工作的控制开关;n为自然数。
在上述实施例中,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包括基本反激变换器以及衍生的各种反激变换器,比如典型的有源反激变换电路和准谐振反击电路;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boost升压电路,降压或升压buck-boost电路、以及单/双开关正激式Forward直流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在图10中,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为有源反激变换电路。有源反激变换电路包括箝位电容
Figure 448484DEST_PATH_IMAGE017
,变压器
Figure 755969DEST_PATH_IMAGE018
,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646564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879837DEST_PATH_IMAGE020
Figure 488673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662166DEST_PATH_IMAGE020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344951DEST_PATH_IMAGE021
,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612301DEST_PATH_IMAGE023
,以及变压器
Figure 323905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189093DEST_PATH_IMAGE024
,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265633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849062DEST_PATH_IMAGE020
,至少包括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与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与变压器
Figure 98777DEST_PATH_IMAGE018
原边线圈的始端连接;经箝位电容
Figure 254690DEST_PATH_IMAGE017
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564448DEST_PATH_IMAGE020
的漏极、以及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731622DEST_PATH_IMAGE019
的源极、以及
Figure 212282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442406DEST_PATH_IMAGE021
的阳极连接;
变压器原边线圈的末端,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931473DEST_PATH_IMAGE020
的源极、
Figure 583034DEST_PATH_IMAGE020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628351DEST_PATH_IMAGE022
的阳极、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459778DEST_PATH_IMAGE019
的漏极、以及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96613DEST_PATH_IMAGE021
的阴极连接;
变压器
Figure 35750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线圈的末端,与变压器
Figure 234650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变压器
Figure 100155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854484DEST_PATH_IMAGE024
的阴极为输出端,经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529179DEST_PATH_IMAGE023
后,接变压器
Figure 52565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线圈的始端及参考地;控制开关
Figure 482409DEST_PATH_IMAGE016
并联在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634954DEST_PATH_IMAGE023
的两端;
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175656DEST_PATH_IMAGE019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819127DEST_PATH_IMAGE025
的脉冲信号;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57556DEST_PATH_IMAGE020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86478DEST_PATH_IMAGE026
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与DSP连接。
图10中,上面一个Active clamp Flyback(有源反激变换电路)使用SPWM调制工作半个工频周期,在这半个工频周期内,下面的电路停止工作,为保证输出是零,将
Figure 600953DEST_PATH_IMAGE013
始终接通,半个工频周期之后关闭上面的Active clamp Flyback电路,为保证输出是零,使用
Figure 107020DEST_PATH_IMAGE003
将其输出短接,而下面的Active clamp Flyback电路接着使用SPWM调制工作半个工频周期,由此,两个Active clamp Flyback的输出都是半个准正弦波,在负载上或者电网上,它们叠加成标准正弦波,图10对应的主要驱动和输出波形如图11。图10中的
Figure 323238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143426DEST_PATH_IMAGE013
开关,可以是MOSFET(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晶体管),也可以是SCR(可控硅整流器),还可以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等可控或半控硅晶体元件,
Figure 495910DEST_PATH_IMAGE014
是电网侧的负载。
图10中的两个Active clamp Flyback电路在各自不工作的时候使用了
Figure 874677DEST_PATH_IMAGE003
将输出短接,以达到输出电压为零的目的。下面图12是另外一种实施例,将图10中的
Figure 877902DEST_PATH_IMAGE013
分别放到D1和D2相并列的位置,控制方式仍然采用图11所示方法,当上面的Flyback工作的时候,将下面Flyback的
Figure 725772DEST_PATH_IMAGE013
维持导通,此时负载电流流过
Figure 651003DEST_PATH_IMAGE013
,并通过下面的Flyback的主变压器,此时下面Flyback的主变压器对于上面的Flyback体现为输出滤波电感,同上面的Flyback输出电容构成CL滤波结构。接下来的半个工频周期
Figure 78573DEST_PATH_IMAGE003
维持导通,上面Flyback的变压器体现为滤波电感,在输出的负半周组成CL滤波结构。
Figure 405649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690000DEST_PATH_IMAGE013
并联的D1和D2,可以利用
Figure 40210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802630DEST_PATH_IMAGE013
自身的寄生二极管来实现,而在自己半个工频周期工作的时候,还能实现同步整流控制,进一步提高效率,其对应的控制驱动如图13所示。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控制开关
Figure 984212DEST_PATH_IMAGE016
并联在变压器
Figure 610103DEST_PATH_IMAGE018
副边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除了Active clamp Flyback以外,Buck、Boost、Forward、Buck-boost等PWM调制的DC/DC拓扑,也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的无桥逆变结构,只要让他们工作于半个准正弦波的输出情况,然后用两个同样的变换器再做叠加,即可实现正弦输出。这种方案的好处是,减少了一级传统的逆变桥,降低损耗减,提高效率,减少处理热的原件,降低设备的重量,减少运输成本等。
实施例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直流输入电源与并联在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的输入滤波电容
Figure 279299DEST_PATH_IMAGE005
构成的电能收集装置,电网
Figure 315388DEST_PATH_IMAGE015
与电网侧负载
Figure 941542DEST_PATH_IMAGE014
,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
Figure 266344DEST_PATH_IMAGE015
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其中:
DSP,用于向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交替式向电网提供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使电网获得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图14中,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中的每个准DC/DC变换器的具体结构及性能,可参见图10关于每个准DC/DC变换器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4所示,它是在图10的基础上再加入n个同样的准DC/DC变换器,让多个同样的准DC/DC并联或者交错并联使用,然后让一半的准DC/DC工作与半个工频周期,另外半个工频周期停止工作,而另一半的准DC/DC工作在接下来的半个工频周期,然后两个半波在负载或者电网侧组合成标准工频周期,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纹波,还能降低损耗,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变换器的体积需要合理设计。同样的,可以针对图12所示结构用多个准DC/DC做并联或者交错并联,然后输出半个工频周期的正弦波,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15所示,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为有源反激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包括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70566DEST_PATH_IMAGE019
Figure 526741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261479DEST_PATH_IMAGE021
,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870315DEST_PATH_IMAGE023
,整流二极管,以及谐振电感
其中,上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458663DEST_PATH_IMAGE019
的漏极、以及
Figure 226898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672923DEST_PATH_IMAGE021
的阴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
Figure 803690DEST_PATH_IMAGE024
的阳极及参考地连接;
功率半导体开关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145810DEST_PATH_IMAGE019
的的源极、
Figure 729238DEST_PATH_IMAGE019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978954DEST_PATH_IMAGE021
的阳极、以及整流二极管
Figure 901910DEST_PATH_IMAGE024
的阴极连接,经谐振电感
Figure 211669DEST_PATH_IMAGE027
与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447173DEST_PATH_IMAGE023
后接参考地,并经控制开关
Figure 500580DEST_PATH_IMAGE016
后接地;
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40360DEST_PATH_IMAGE019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
Figure 316723DEST_PATH_IMAGE016
的控制端与DSP连接。
同样的,如果将图15中的
Figure 173820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1
换成开关,去掉
Figure 805790DEST_PATH_IMAGE003
,使用类似图12的控制方法也是可以实现带同步整流的无桥逆变器,能进一步提高效率。对于大功率的应用场合,图15还可以结合图7中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方式来分担功率,不仅可以降低纹波,还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实现高效无桥逆变,其具体的实现图类似图14所示。相应的boost电路,buck-boost电路,forward电路等PWM调制的DC/DC电路,也可以按照图5所示结构连接并按照SPWM调制以实现无桥逆变器结构,这里不再详细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的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核心是无桥逆变器结构,即使用两个准DC/DC变换器分别在工频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工作,然后通过输出的半个准正弦波叠加以获得最后的工频正弦波,实现无逆变桥结构(图4所示);这两个准DC/DC变换器可以为任意的DC/DC变换器电路拓扑,并不局限于本申请中提到的这些电路结构;使用无桥结构,减少了输出电流流过的开关晶体原件,减少了损耗,提高效率,同时降低开关元器件的数量,降低逆变器的成本,这将极大的有利于优化逆变器的设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无桥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能收集装置,电网,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电能收集装置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其中:
所述DSP,用于向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将所述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交替式向电网提供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使电网获得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桥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
在所述DSP的控制下,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在整个工频周期内,将所得半个准正弦波进行拼接,使电网获得由正向半个准正弦波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构成、且用于供给负载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整个工频周期内,所述第一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第二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
3.一种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直流输入电源与并联在所述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的输入滤波电容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02
构成的电能收集装置,电网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04
与电网侧负载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06
,DSP,以及输入端分别接直流输入电源输出端、控制端分别接DSP、且输出端分别接电网
Figure 44445DEST_PATH_IMAGE004
输出端的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其中:
所述DSP,用于向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发送控制信号,使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并将分时工作所得正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电压进行拼接,得到标准正弦波电压;
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将所述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在预设的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交替式向电网提供半个准正弦波电压,使电网获得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两相并联的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
在所述DSP的控制下,第一准DC/DC变换器与第二准DC/DC变换器,用于分别在一个工频周期内分时工作,将电能收集装置的电能转换为半个准正弦波输出;以及,在整个工频周期内,将所得半个准正弦波进行拼接,使电网获得由正向半个准正弦波与负向半个准正弦波构成、且用于供给负载的标准正弦波电压;
在整个工频周期内,所述第一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二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第二准DC/DC变换器工作时,第一准DC/DC变换器停止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相并联或者多相交错并联的多个准DC/DC变换器中,每个准DC/DC变换器包括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以及与所述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连接的控制开关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08
所述控制开关,用于基于DSP的控制信号,控制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工作或停止工作的控制开关;n为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PWM调制的DC/DC变换电路,包括有源反激变换电路、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boost升压电路,降压或升压buck-boost电路、以及单/双开关正激式Forward直流变换电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反激变换电路包括箝位电容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10
,变压器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12
,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16
Figure 448117DEST_PATH_IMAGE014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20
,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22
,以及变压器
Figure 960317DEST_PATH_IMAGE012
副边整流二极管;其中:
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与变压器
Figure 227351DEST_PATH_IMAGE012
原边线圈的始端连接;经箝位电容
Figure 363934DEST_PATH_IMAGE010
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2813DEST_PATH_IMAGE016
的漏极、以及
Figure 26177DEST_PATH_IMAGE016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488163DEST_PATH_IMAGE020
的阴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的源极、以及
Figure 420664DEST_PATH_IMAGE014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850508DEST_PATH_IMAGE018
的阳极连接;
所述变压器
Figure 92134DEST_PATH_IMAGE012
原边线圈的末端,与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67257DEST_PATH_IMAGE016
的源极、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283578DEST_PATH_IMAGE020
的阳极、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950182DEST_PATH_IMAGE014
的漏极、以及
Figure 28997DEST_PATH_IMAGE014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526974DEST_PATH_IMAGE018
的阴极连接;
所述变压器副边线圈的末端,与变压器
Figure 685478DEST_PATH_IMAGE012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567983DEST_PATH_IMAGE024
的阳极连接;变压器
Figure 123729DEST_PATH_IMAGE012
副边整流二极管
Figure 66278DEST_PATH_IMAGE024
的阴极为输出端,经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504212DEST_PATH_IMAGE022
后,接变压器
Figure 596933DEST_PATH_IMAGE012
副边线圈的始端及参考地;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69503DEST_PATH_IMAGE014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26
的脉冲信号;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120635DEST_PATH_IMAGE016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28
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
Figure 45866DEST_PATH_IMAGE008
的控制端与DSP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
Figure 971972DEST_PATH_IMAGE008
并联在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33468DEST_PATH_IMAGE022
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
Figure 317819DEST_PATH_IMAGE008
并联在变压器
Figure 402450DEST_PATH_IMAGE012
副边整流二极管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输入电源,为至少包括太阳能电池板PV或蓄电池的储能设备或风能发电设备或光热发电装置;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549715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739387DEST_PATH_IMAGE016
,至少包括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与二极管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式变换Buck电路包括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639210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143004DEST_PATH_IMAGE014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805246DEST_PATH_IMAGE022
,整流二极管
Figure 628584DEST_PATH_IMAGE024
,以及谐振电感
Figure 2012200666748100001DEST_PATH_IMAGE030
;其中:
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与功率半导体开关的漏极、以及
Figure 92243DEST_PATH_IMAGE014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889298DEST_PATH_IMAGE018
的阴极连接;所述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与整流二极管
Figure 498134DEST_PATH_IMAGE024
的阳极及参考地连接;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43730DEST_PATH_IMAGE014
的的源极、
Figure 354411DEST_PATH_IMAGE014
的体二极管或额外的并联二极管
Figure 322367DEST_PATH_IMAGE018
的阳极、以及整流二极管
Figure 356182DEST_PATH_IMAGE024
的阴极连接,经谐振电感与输出端滤波电容
Figure 932974DEST_PATH_IMAGE022
后接参考地,并经控制开关
Figure 767770DEST_PATH_IMAGE008
后接地;
所述功率半导体开关
Figure 351198DEST_PATH_IMAGE014
的栅极,用于输入占空比为
Figure 273017DEST_PATH_IMAGE026
的脉冲信号;控制开关
Figure 258291DEST_PATH_IMAGE008
的控制端与DSP连接。
CN2012200666748U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4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66748U CN202444440U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666748U CN202444440U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44440U true CN202444440U (zh) 2012-09-19

Family

ID=46825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66674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44440U (zh) 2012-02-27 2012-02-27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44440U (zh)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68312A (zh) * 2012-10-17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逆变方法与装置
CN103023362A (zh) * 2012-02-27 2013-04-03 无锡联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WO2016204830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Koolbridge Solar, Inc. Inter coupling of microinverters
US9735703B2 (en) 2011-05-08 2017-08-15 Paul Wilkinson Dent Smart load center for distribution of power from two sources
US10033302B2 (en) 2014-08-29 2018-07-24 Koolbridge Solar, Inc. Rotary solar converter
US10090777B2 (en) 2011-05-08 2018-10-02 Koolbridge Solar, Inc. Inverter with independent current and voltage controlled outputs
CN108633320A (zh) * 2015-12-18 2018-10-09 南线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集成式太阳能逆变器
CN109352161A (zh) * 2018-11-27 2019-02-19 保定市卓思恒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由开关电源控制的固态高频焊接一体机装置
US10250162B2 (en) 2017-08-14 2019-04-02 Koolbridge Solar, Inc. DC bias prevention in transformerless inverters
CN109861577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孙驰 一种功率变换电路
CN112260567A (zh) * 2020-10-23 2021-01-2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有源功率解耦功能的非隔离并网逆变器
US11196272B2 (en) 2016-06-29 2021-12-07 Koolbridge Solar, Inc. Rapid de-energization of DC conductors with a power source at both ends
US11228171B2 (en) 2017-08-14 2022-01-18 Koolbridge Solar, Inc. Overcurrent trip coordination between inverter and circuit breakers
US11460488B2 (en) 2017-08-14 2022-10-04 Koolbridge Solar, Inc. AC electrical power measurements
US11901810B2 (en) 2011-05-08 2024-02-13 Koolbridge Solar, Inc. Adaptive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panel

Cited B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90777B2 (en) 2011-05-08 2018-10-02 Koolbridge Solar, Inc. Inverter with independent current and voltage controlled outputs
US10666161B2 (en) 2011-05-08 2020-05-26 Koolbridge Solar, Inc. Safety shut-down system for a solar energy installation
US11791711B2 (en) 2011-05-08 2023-10-17 Koolbridge Solar, Inc. Safety shut-down system for a solar energy installation
US10998755B2 (en) 2011-05-08 2021-05-04 Koolbridge Solar, Inc. Transformerless DC to AC converter using selectively series-connected capacitors and PWM
US9735703B2 (en) 2011-05-08 2017-08-15 Paul Wilkinson Dent Smart load center for distribution of power from two sources
US11901810B2 (en) 2011-05-08 2024-02-13 Koolbridge Solar, Inc. Adaptive electrical power distribution panel
US10205324B2 (en) 2011-05-08 2019-02-12 Koolbridge Solar, Inc. Remotely controlled photovoltaic string combiner
US11509163B2 (en) 2011-05-08 2022-11-22 Koolbridge Solar, Inc. Multi-level DC to AC inverter
US10784710B2 (en) 2011-05-08 2020-09-22 Koolbridge Solar, Inc. Transformerless DC to AC converter
US10135361B2 (en) 2011-05-08 2018-11-20 Koolbridge Solar, Inc. Residential electrical energy installation
US10128774B2 (en) 2011-05-08 2018-11-13 Koolbridge Solar, Inc. Inverter inrush current limiting
CN103023362A (zh) * 2012-02-27 2013-04-03 无锡联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N102868312A (zh) * 2012-10-17 2013-01-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逆变方法与装置
CN102868312B (zh) * 2012-10-17 2016-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逆变方法与装置
US10033302B2 (en) 2014-08-29 2018-07-24 Koolbridge Solar, Inc. Rotary solar converter
US10148093B2 (en) 2015-06-16 2018-12-04 Koolbridge Solar, Inc. Inter coupling of microinverters
WO2016204830A1 (en) * 2015-06-16 2016-12-22 Koolbridge Solar, Inc. Inter coupling of microinverters
US20220407314A1 (en) * 2015-12-18 2022-12-22 Southwire Company, Llc Cable integrated solar inverter
CN108633320A (zh) * 2015-12-18 2018-10-09 南线有限责任公司 电缆集成式太阳能逆变器
US11196272B2 (en) 2016-06-29 2021-12-07 Koolbridge Solar, Inc. Rapid de-energization of DC conductors with a power source at both ends
US11228171B2 (en) 2017-08-14 2022-01-18 Koolbridge Solar, Inc. Overcurrent trip coordination between inverter and circuit breakers
US11460488B2 (en) 2017-08-14 2022-10-04 Koolbridge Solar, Inc. AC electrical power measurements
US10250162B2 (en) 2017-08-14 2019-04-02 Koolbridge Solar, Inc. DC bias prevention in transformerless inverters
CN109352161B (zh) * 2018-11-27 2024-02-02 保定市卓思恒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由开关电源控制的固态高频焊接一体机装置
CN109352161A (zh) * 2018-11-27 2019-02-19 保定市卓思恒畅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由开关电源控制的固态高频焊接一体机装置
CN109861577B (zh) * 2019-03-28 2021-02-02 孙驰 一种功率变换电路
CN109861577A (zh) * 2019-03-28 2019-06-07 孙驰 一种功率变换电路
CN112260567B (zh) * 2020-10-23 2022-02-2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有源功率解耦功能的非隔离并网逆变器
CN112260567A (zh) * 2020-10-23 2021-01-22 上海海事大学 一种具有有源功率解耦功能的非隔离并网逆变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44440U (zh)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N103023362A (zh)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Tang et al. Hybrid switched-inductor converters for high step-up conversion
Gautam et al. A comparison of soft-switched DC-to-DC converters for electrolyzer application
CN102185514B (zh) 一种单相三电平逆变器
Xuewei et al. Current-fed soft-switching push–pull front-end converter-based bidirectional inverter for residential photovoltaic power system
WO2012163235A1 (zh) 一种逆变器拓扑电路、逆变方法和一种逆变器
Hu et al. Ultrahigh step-up DC–DC converter for distributed generation by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3DoF) approach
EP3091652A1 (en) 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convertor suitable for high voltage and high power
CN203423631U (zh) 一种包括高升压电路的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CN102255332A (zh) 并网逆变装置
CN102522897A (zh) 大升降压比的双向直流变换器
CN107888073B (zh) 一种全方位软开关的交直流混合能量路由器
CN108235509B (zh) 一种集成降压Cuk和LLC电路的单级LED驱动电路
CN102447396A (zh) 高升压比变换器、太阳能逆变器与太阳能电池系统
CN108199603B (zh) 多绕组分时供电隔离反激直流斩波型单级多输入逆变器
Kosenko et al. Full-soft-switching high step-up bidirectional isolated current-fed push-pull DC-DC converter for battery energy storage applications
CN103746440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电源
Zhang et al. Impact of interleaving on input passive components of paralleled DC-DC converters for high power PV applications
CN102097943B (zh) 双输入直流变换器
CN108023496B (zh) 串联同时选择开关电压型单级多输入低频环节逆变器
CN202334349U (zh) 一种直流隔离的并网逆变电路及光伏逆变系统
CN202475260U (zh) 高升压比变换器、太阳能逆变器与太阳能电池系统
CN209767411U (zh) 一种变流电路
CN203632332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蓄电池化成充放电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