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68312B - 逆变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逆变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68312B
CN102868312B CN201210393882.3A CN201210393882A CN102868312B CN 102868312 B CN102868312 B CN 102868312B CN 201210393882 A CN201210393882 A CN 201210393882A CN 102868312 B CN102868312 B CN 1028683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unning
running voltage
inverter
power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3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68312A (zh
Inventor
傅电波
何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38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6831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683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3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683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683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逆变方法与逆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功率变换器,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逆变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Description

逆变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逆变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系统,通信系统对电源装置的要求日益增长,电源装置作为新能源或者通信系统中功率变换的关键部分,应满足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的标准。
在新能源系统或者通信系统中的电源装置采用高频链逆变器供电,高频链逆变器的电路架构包括,前级直流/直流变换器(DC/DC)和后级逆变器,其中,后级逆变器一般分为单相,和三相逆变器。
在现有技术中,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是一个正弦半波电压(可认为是一种直流电压的形式);后级逆变器工作在与电网频率相同的工频状态。
现有技术中的高频链逆变器中,由于后级逆变器工作于工频状态,可以减小后级逆变器中功率开关管和滤波电感的开关损耗,前级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为正弦半波电压,也可以部分降低开关管的损耗。但是,也暴露出现有技术的缺点,现有技术中的高频逆变器的缺点为后级逆变器在接收前级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的正弦半波电压后,将正弦半波电压合成工频输出电压时,会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特别是当输出负载的阻值较低时,过零处的交越失真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逆变器将接收的正弦半波电压合成工频 输出电压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逆变方法与装置。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功率变换器,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逆变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逆变装置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逆变器具体用于: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在工频状态,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逆变装置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功率变换器输出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工频正弦电压。
在所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逆变装置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逆变器具体用于: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在三相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 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在三相工频状态,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逆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逆变方法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具体包括: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逆变方法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工频正弦电压。
在所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所述逆变方法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 第二工作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具体包括: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方法与装置,功率变换器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第一工作电压与第二工作电压携带不同电压,逆变器根据接收的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调整自身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或者工频状态,对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后,提供至输出负载,由于功率变换器输出的工作电压幅值较低,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在将接收的工作电压合成工频输出电压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也可以减小逆变装置的母线电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装置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直流/直流变换器与单相逆变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变换器与单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波形效果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的第 一工作电压;
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输出的工作电压曲线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率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的第二工作电压;
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器输出的工作电压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流/直流整流器与单相逆变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流/直流整流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交流/直流整流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面以图1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装置,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装置图。
如图1所示,所述逆变装置包括:功率变换器110和逆变器120,功率变换器与逆变器通过正母线(+bus)和负母线(-bus)连接;
所述装置中功率变换器110可与单相或者三相逆变器通过正母线(+bus)和负母线(-bus)连接。
功率变换器110,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
所述功率变换器110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经所述功率变换 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逆变器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所述逆变器120具体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工作在工频状态,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变换器可以为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或者交流/直流(AC/DC)整流器,但不限制于此,下面分别以直流/直流变换器或者交流/直流整流器对本发明的逆变装置进行说明。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装置,功率变换器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第一工作电压与第二工作电压携带不同电压,逆变器根据接收的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调整自身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或者工频状态,对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后,提供至输出负载,由于功率变换器输出的工作电压幅值较低,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在将接收的工作电压合成工频输出电压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也可以减小逆变装置的母线电容。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变换器为直流/直 流(DC/DC)变换器。
当逆变器为单相逆变器时,直流/直流变换器210与逆变器220通过正母线(+bus)和负母线(-bus)连接如图2所示。
所述中直流/直流变换器210与逆变器210连接时,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经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逆变器2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10对电压进行调整具体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210对自身的输入电压进行补偿,将进行补偿后的输入电压作为第一直流电压,例如,直流/直流变换器210的输入电压为100V,将100V升高为200V;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210对电压没有进行调整具体包括,直流/直流变换器210将自身的输入电压直接作为第二直流电压。
其中,所述逆变器2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具体包括: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220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或者,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220工作在工频状态,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进一步地,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两种不同形式的电压。第一种形式为: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波电压;第一直流电压由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进行电压调整后输出至母线上;工频正弦波电压也由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至母线上。当母线电压为第一直流电压时,逆变器220进行高频功率传输。当母线电压为工频正弦波电压时,逆变器220进行工频功率传输。此时,逆变器不需要进行高频开关,仅为直通模式。因此,损耗可以进一步降低。过零失真,电压畸变等问题,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改善。
第二种形式为: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波电压;第二直流电压直接由直流/直流变换器210的输入侧电压提供;第二直流电压由直流/直流变换器210直接输出至母线上,此时,直流/直流变换器210处于直通状态,直流/直流变换器210没有开关损耗;工频正弦波电压也由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至母线上。当母线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时,逆变器220进行高频功率传输。当母线电压为工频正弦波电压时,逆变器220进行工频功率传输,此时,逆变器220不需要进行高频开关,仅为直通模式。因此,损耗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过零失真,电压畸变等问题,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改善。
如图3所示的功率变换器与单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波形效果图,在任何时刻,直流/直流变换器210或者逆变器220中的一级都处在直通状态。因此,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由于直流/直流变换器210输出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幅值较低,第一、第二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220在将接收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滤波输出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逆变器220中的功 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同时,可以也减小逆变装置的母线电容。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A或图4-B所示,当逆变器为三相逆变器时,图4-A为直流/直流变换器410与逆变器420通过三相总线连接,图4-B为直流/直流变换器410与逆变器420通过单相总线连接,三相系统共享单相总线,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工作原理相同。
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410与逆变器420连接时,所述直流/直流变换器410输出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
所述逆变器4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具体包括: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420工作在三相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如图5-A所示的功率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的第一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并叠加直流偏置电压;如图5-B所示的逆变器输出的第三工作电压曲线图,该第三工作电压为三相电压;
或者,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420工作在三相工频状态,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如图6-A所示的功率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的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如图6-B所示的逆变器输出的第二工作电压曲线图,该第二工作电压为三相电压。
由于直流/直流变换器410输出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幅值较低,第一、第二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420在将接收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滤波输出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420 可依次对A,B,C三相交流输出。从而可以改善A,B,C三相逆变器功率传输;使每一相都与单相母线类似,因此,提高了A,B,C三相逆变器的功率传输及功率传输效率;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装置,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第一工作电压与第二工作电压携带不同电压,逆变器根据接收的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调整自身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或者工频状态,对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后,提供至输出负载,由于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的工作电压幅值较低,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在将接收的工作电压合成工频输出电压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也可以减小逆变装置的母线电容。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率变换器为交流/直流(AC/DC)整流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功率变换器还可用交流/直流(AC/DC)整流器替代。整流器可以是有源控制器件,如IGBT,整流,也可以是不控器件,如二极管。当逆变器为单相逆变器时,交流/直流整流器与逆变器的连接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交流/直流整流器710与逆变器720通过正母线(+bus)和负母线(-bus)连接。
所述中交流/直流整流器710与逆变器720连接时,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
所述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的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经所述交流/直流整流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所述交流/直流整流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 直流电压。
逆变器7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交流/直流整流器710对电压进行调整具体包括,交流/直流整流器710对自身的输入电压进行补偿,将进行补偿后的输入电压作为第一直流电压,例如,交流/直流整流器710的输入电压为100V,将100V升高为200V;所述交流/直流整流器710对电压没有进行调整具体为,交流/直流整流器710将自身的输入电压直接作为第二直流电压。
其中,所述逆变器7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具体包括: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720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或者,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720工作在工频状态,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进一步地,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两种不同形式的电压。第一种形式为: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波电压;第一直流电压由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进行电压调整后输出至母线上;工频正弦波电压也由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至母线上。当母线电压为第一直流电压时,逆变器720进行高频功率传输。当母线电压为工频正弦波电压时,逆变器720进行工频功率传输。此时,逆变器720不需要进行高频开关,仅为直通模式。因此,损耗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过零失真,电压畸变等问题, 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改善。
第二种形式为: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波电压;第二直流电压直接由交流/直流整流器710的输入侧电压提供;第二直流电压由交流/直流整流器710直接输出至母线上,此时,交流/直流整流器710处于直通状态,交流/直流整流器710没有开关损耗;工频正弦波电压也由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至母线上。当母线电压为第二直流电压时,逆变器720进行高频功率传输。当母线电压为工频正弦波电压时,逆变器720进行工频功率传输,此时,逆变器720不需要进行高频开关,仅为直通模式。因此,损耗可以进一步降低。同时,过零失真,电压畸变等问题,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改善。
如图3所示的功率变换器与单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波形效果图,在任何时刻,交流/直流整流器710或者逆变器720中的一级都处在直通状态。因此,整个系统工作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由于交流/直流整流器710输出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幅值较低,第一、第二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720在将接收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滤波输出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720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8-A或图8-B所示,当逆变器为三相逆变器时,图8-A为交流/直流变换器810与逆变器820通过三相总线连接,图8-B为交流/直流变换器810与逆变器820通过单相总线连接,三相系统共享单相总线,上述两种连接方式的工作原理相同。
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810与逆变器820连接时,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810输出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
所述逆变器82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 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具体包括:
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820工作在三相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如图5-A所示的功率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的第一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并叠加直流偏置电压;如图5-B所示的逆变器输出的第三工作电压曲线图,该第三工作电压为三相电压;
或者,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逆变器820工作在三相工频状态,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如图6-A所示的功率变换器与三相逆变器连接时输出的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如图6-B所示的逆变器输出的第二工作电压曲线图,该第二工作电压为三相电压。
由于交流/直流变换器810输出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幅值较低,第一、第二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820在将接收的第一、第二工作电压滤波输出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820可依次对A,B,C三相交流输出。从而可以改善A,B,C三相逆变器功率传输;使每一相都与单相母线类似,因此,提高了A,B,C三相逆变器的功率传输及功率传输效率;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装置,交流/直流整流器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第一工作电压与第二工作电压携带不同电压,逆变器根据接收的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调整自身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或者工频状态,对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后,提供至输出负载,由于交流/直流整流器输出的工作电压幅值较低,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逆变器在将接收的工作电压合成工频输出电压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同时,逆变器中的功率开关管的电压应力较 低,降低功率管的导通损耗,也可以减小逆变装置的母线电容。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面以图9为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方法流程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方法流程图。如图9所示,具体实现逆变方法需以下步骤:
步骤910、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具体地,在一个例子中,输出第一工作电压,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在另一个例子中,输出第二工作电压,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为未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需要说明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电压调整为对电压进行补偿。
步骤920、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或者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具体地,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或者,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可选地,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还可为工频正弦电压。
进一步地,当接收第一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时,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时,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通过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逆变方法,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第一工作电压与第二工作电压携带不同电压,根据接收的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调整自身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或者工频状态,对第一工作电压或者第二工作电压进行处理后,提供至输出负载,由于直流/直流变换器输出的工作电压幅值较低,工作电压的幅值在过零处附近,避免了在将接收的工作电压合成工频输出电压时,造成过零处的交越失真的问题。
专业人员应该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功率变换器,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所述功率变换器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单相逆变器,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单相逆变器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单相逆变器工作在工频状态,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2.一种逆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功率变换器,用于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工频正弦电压;
三相逆变器,用于当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三相逆变器工作在三相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当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三相逆变器工作在三相工频状态,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3.一种逆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功率变换器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一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第二直流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一直流电压具体包括进行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所述第二直流电压具体包括未经电压调整后的直流电压;
当单相逆变器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单相逆变器工作在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中的第一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当所述单相逆变器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单相逆变器工作在工频状态,对所述第二工作电压中的第二直流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四工作电压,所述第四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四工作电压提供至输出负载。
4.一种逆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功率变换器输出第一工作电压或第二工作电压,所述第一工作电压包括叠加了直流偏置电压的工频正弦电压,所述第二工作电压包括工频正弦电压;
当三相逆变器接收所述第一工作电压时,所述三相逆变器工作在三相高频正弦脉宽调制状态,对所述第一工作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输出第三工作电压,所述第三工作电压为工频正弦电压;将所述第三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当所述三相逆变器接收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时,所述三相逆变器工作在三相工频状态,将所述第二工作电压提供至三相输出负载。
CN201210393882.3A 2012-10-17 2012-10-17 逆变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028683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3882.3A CN102868312B (zh) 2012-10-17 2012-10-17 逆变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3882.3A CN102868312B (zh) 2012-10-17 2012-10-17 逆变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312A CN102868312A (zh) 2013-01-09
CN102868312B true CN102868312B (zh) 2016-08-10

Family

ID=474469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3882.3A Active CN102868312B (zh) 2012-10-17 2012-10-17 逆变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6831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068A (zh) * 2008-05-27 2009-12-02 通用电气公司 高效、多源光电逆变器
CN101610038A (zh) * 2009-07-13 2009-12-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oost与Buck级联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44440U (zh) * 2012-02-27 2012-09-19 无锡联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23916A (ja) * 2010-07-16 2012-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力変換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4068A (zh) * 2008-05-27 2009-12-02 通用电气公司 高效、多源光电逆变器
CN101610038A (zh) * 2009-07-13 2009-12-2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oost与Buck级联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2444440U (zh) * 2012-02-27 2012-09-19 无锡联动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桥逆变电路与太阳能无桥逆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68312A (zh) 2013-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00430B (zh) 三相五电平逆变器低共模电压调制的载波实现方法
CN105934874B (zh) 电力转换装置和三相交流电源装置
CN103051233B (zh) 一种非隔离型单相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开关控制时序
CN106464155B (zh) 功率转换设备以及三相ac电源设备
CN105141019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系统
US9209626B2 (en) Parallelable three-phase photovoltaic power converter
CN102291014A (zh) 交流斩波-全桥整流的ac-dc变换器
CN102291019A (zh) 全桥整流-直流推挽逆变的ac-dc变换器
CN107086807B (zh) 一种升压逆变器
Xu et al. A carrier-based two-phase-clamped DPWM strategy with zero-sequence voltage injection for three-phase quasi-two-stage buck-type rectifiers
Tang et al. DQ reference frame modeling and control of single-phase active power decoupling circuits
CN102611347A (zh) 一种单相非隔离太阳能并网逆变器
Chaudhari et al. A three-phase unity power factor front-end rectifier for AC motor drive
CN102386795B (zh) 逆变器的谐波抑制装置
KR100706181B1 (ko) 회전좌표계를 이용한 단상 능동전력필터
CN102868312B (zh) 逆变方法与装置
CN207339645U (zh) 一种有源功率因素校正电路
Alias et al. Bidirectional three phase power converter
Zhang et al. WBG partial power processing: A new PFC design with interleaved MHz-frequency GaN and low-frequency Si phases
Parlindungan et al. Input current ripple analysis of double stator AC drive systems
CN208797849U (zh) 400Hz高增益单相半桥逆变器拓扑电路
Rajan et al. A Novel Unity Power Factor Input Stage With Resonant DC Link Inverter for AC Drives
CN104218809B (zh) 一种集成功率因数校正和直流-直流变换的电路装置
CN102291015A (zh) 不控整流-直流推挽逆变的ac-dc变换器
Makoschitz et al. Topology survey of DC-side-enhanced passive rectifier circuits for low-harmonic input currents and improved power fa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4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