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182367U - 一种农用过滤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用过滤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182367U
CN205182367U CN201520953805.8U CN201520953805U CN205182367U CN 205182367 U CN205182367 U CN 205182367U CN 201520953805 U CN201520953805 U CN 201520953805U CN 205182367 U CN205182367 U CN 205182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parallel
group
placing
sev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9538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邦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Balcony Hua Yu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Balcony Hua Yu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Balcony Hua Yu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Balcony Hua Yu Industrial Clot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9538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182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182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1823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过滤布,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多组经线中的任意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所述多组纬线中的任意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为丁纶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为丁纶线,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与任意一组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处接触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农用过滤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过滤布。
背景技术
传统过滤布中的经线(纬线)穿过其中一条纬线(经线)的底面且穿过另一条纬线(经线),使经线(纬线)形成一个波浪线,那么,一方面造成过滤布较厚,另一方面经线(纬线)在来回交织的大方向弯曲后容易折断,进而缩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薄、使用寿命长的农用过滤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用过滤布,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多组经线中的任意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所述多组纬线中的任意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为丁纶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为丁纶线,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与任意一组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处接触连接,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二纬线的顶面和第三纬线底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二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二纬线的底面和第三纬线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三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底面、第二纬线的顶面和第三纬线的顶面,第一纬线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的若干个第一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的若干个第二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的若干个第三弧形凹槽,第二纬线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的若干个第四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的若干个第五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的若干个第六弧形凹槽,第三纬线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的若干个第七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的若干个第八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的若干个第九弧形凹槽。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的距离、任意相邻的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三经线和第一经线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经线的细度、第二经线的细度和第三经线的细度相同,且均为0.9mm。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之间的距离、任意相邻的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三纬线和第一纬线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纬线的细度、第二纬线的细度和第三纬线的细度相同,且均为1.8mm。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的距离之间的比值为5∶1。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第一弧形凹槽、第四弧形凹槽和第七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一经线的表面适配,而第二弧形凹槽、第五弧形凹槽和第八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二经线的表面适配,第三弧形凹槽、第六弧形凹槽和第九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三经线的表面适配,因此,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在与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交织的过程中,其交织点的连接处能够很好的隐藏在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内,且第一弧形凹槽、第四弧形凹槽和第七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为第一经线细度的一半,第二弧形凹槽、第五弧形凹槽和第八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为第二经线细度的一半,第三弧形凹槽、第六弧形凹槽和第九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为第三经线细度的一半,那么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的交织点连接处至少一半能够隐藏在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内,这样的设计,使该过滤布的厚度变得更薄,使用时更加轻盈,同时,使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在来回交织的弯曲程度较低,有效的防止第一经线、第二经线或第三经线出现大方向弯曲而给第一经线或第二经线造成容易折断的现象发生,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1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第一纬线在图1中A-A1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农用过滤布,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所述多组经线中的任意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和第三经线13,所述多组纬线中的任意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和第三经线13为丁纶线,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为丁纶线,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与任意一组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处接触连接,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11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21的顶面、第二纬线22的顶面和第三纬线23底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二经线12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21的顶面、第二纬线22的底面和第三纬线23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三经线13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21的底面、第二纬线22的顶面和第三纬线23的顶面,第一纬线21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11的若干个第一弧形凹槽211、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12的若干个第二弧形凹槽212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13的若干个第三弧形凹槽213,第二纬线22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11的若干个第四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12的若干个第五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13的若干个第六弧形凹槽,第三纬线23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11的若干个第七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12的若干个第八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13的若干个第九弧形凹槽。
第一弧形凹槽211、第四弧形凹槽和第七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一经线11的表面适配,而第二弧形凹槽212、第五弧形凹槽和第八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二经线12的表面适配,第三弧形凹槽213、第六弧形凹槽和第九弧形凹槽分别与第三经线13的表面适配,因此,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和第三经线13在与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交织的过程中,其交织点的连接处能够很好的隐藏在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内,且第一弧形凹槽211、第四弧形凹槽和第七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为第一经线11细度的一半,第二弧形凹槽212、第五弧形凹槽和第八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为第二经线12细度的一半,第三弧形凹槽213、第六弧形凹槽和第九弧形凹槽的最大深度为第三经线13细度的一半,那么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和第三经线13的交织点连接处至少一半能够隐藏在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内,这样的设计,使该过滤布的厚度变得更薄,使用时更加轻盈,同时,使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和第三经线13在来回交织的弯曲程度较低,有效的防止第一经线11、第二经线12或第三经线13出现大方向弯曲而给第一经线11或第二经线12造成容易折断的现象发生,进而延长了使用寿命。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之间的距离、任意相邻的第二经线12和第三经线13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三经线13和第一经线11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经线11的细度、第二经线12的细度和第三经线13的细度相同,且均为0.9mm。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第一纬线21和第二纬线22之间的距离、任意相邻的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三纬线23和第一纬线21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纬线21的细度、第二纬线22的细度和第三纬线23的细度相同,且均为1.8mm。
进一步,任意相邻的第一纬线21和第二纬线22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一经线11和第二经线12之间的距离之间的比值为5∶1。
为了能在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或者第三纬线23上开设凹槽后还不影响第一纬线21、第二纬线22和第三纬线23的结构强度,特将第一纬线21的细度设为1.8mm,且为第一经线11细度的两倍。
该农用过滤布是为了生产蘑菇等农产品所用,而生产蘑菇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通过以上设计,使得生产过程中散热更好,空气流动性能更佳,有效的保证了温度和湿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农用过滤布,包括多组经线和多组纬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经线中的任意一组经线包括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所述多组纬线中的任意一组纬线包括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第一经线、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为丁纶线,第一纬线、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为丁纶线,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与任意一组纬线垂直相互交织,经线与纬线的交叉处接触连接,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第一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二纬线的顶面和第三纬线底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二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顶面、第二纬线的底面和第三纬线的顶面,所述任意一组经线中的第三经线分别置于任意一组纬线中第一纬线的底面、第二纬线的顶面和第三纬线的顶面,第一纬线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的若干个第一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的若干个第二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的若干个第三弧形凹槽,第二纬线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的若干个第四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的若干个第五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的若干个第六弧形凹槽,第三纬线上均布有用于放置各第一经线的若干个第七弧形凹槽、用于放置各第二经线的若干个第八弧形凹槽和用于放置各第三经线的若干个第九弧形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过滤布,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的距离、任意相邻的第二经线和第三经线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三经线和第一经线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经线的细度、第二经线的细度和第三经线的细度相同,且均为0.9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过滤布,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之间的距离、任意相邻的第二纬线和第三纬线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三纬线和第一纬线之间的距离相同,第一纬线的细度、第二纬线的细度和第三纬线的细度相同,且均为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用过滤布,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第一纬线和第二纬线之间的距离与任意相邻的第一经线和第二经线之间的距离之间的比值为5∶1。
CN201520953805.8U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农用过滤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82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3805.8U CN205182367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农用过滤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953805.8U CN205182367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农用过滤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182367U true CN205182367U (zh) 2016-04-27

Family

ID=55775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95380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182367U (zh) 2015-11-20 2015-11-20 一种农用过滤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1823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8208A (zh) * 2019-02-28 2019-06-18 东莞易昌塑胶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张力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8208A (zh) * 2019-02-28 2019-06-18 东莞易昌塑胶布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张力网布及其制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38241U (zh) 一种彩条绡双面绸面料
CN205182367U (zh) 一种农用过滤布
CN205182368U (zh) 一种农用过滤布
CN205188546U (zh) 一种农用过滤布
CN205182366U (zh) 一种农用过滤布
CN202072863U (zh) 一种抗静电布料
CN202945407U (zh) 平纹式斜纹式缎纹式组织石英纤维布
CN202530235U (zh) 一种新型织带
CN202543481U (zh) 一种抗静电布料
CN209522972U (zh) 一种g37电子纱织造的7628电子布
CN203987807U (zh) 一种防变形毛巾
CN203141918U (zh) 一种加绒防辐射布料
CN204684794U (zh) 一种机织过滤布
CN204973314U (zh) 一种丙纶滤布
CN204982229U (zh) 一种丙纶滤布
CN206467402U (zh) 一种三维立体经编双层面料
CN205295767U (zh) 一种墙布
CN204589468U (zh) 一种机织过滤布
CN204582750U (zh) 一种机织过滤布
CN204474860U (zh) 纯天丝轻薄牛仔面料
CN203331482U (zh) 一种面料
CN205295617U (zh) 一种pvc脚垫
CN205741420U (zh) 一种s型玻璃纤维网格布
CN203287583U (zh) 无碱阻燃玻纤带
CN203855742U (zh) 一种新型纺织布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811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