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2957A -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2957A
CN115912957A CN202310223295.8A CN202310223295A CN115912957A CN 115912957 A CN115912957 A CN 115912957A CN 202310223295 A CN202310223295 A CN 202310223295A CN 115912957 A CN115912957 A CN 1159129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filter
input
micro
unit
inver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2232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雄
肖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te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2232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29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29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29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控制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其中,微型逆变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其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的输入滤波单元,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包括: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本发明技术方案,微型逆变器设置至少两个输入滤波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接通工作,如此,使微型逆变器的输入滤波部分的寿命成倍的大幅提升,从而实现了大幅提升了微型逆变器的寿命。

Description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型逆变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控制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微型逆变器是光伏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种将单一太阳能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转换为交流电的装置,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的电全部都要通过微型逆变器的处理才能对外输出。微型逆变器能够实现组件级的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最大功率点跟踪),使得每块光伏组件之间的发电互不影响,且没有组件串联的短板效应,部分遮挡及朝向不一致不会影响到整串组件的发电量,而且能够实现组件级的运维,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微型逆变器由于需要安装在户外,为了保证其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微型逆变器通常都是用自粘导热阻燃灌封胶灌满整个壳体,使电路器件全部封在灌封胶中;在任何电路器件坏掉时,则整个微型逆变器就需要换掉,故微型逆变器的寿命由其电路器件中寿命最短的器件决定。微型逆变器的输入滤波器件(滤波电容)相较于其余电路器件而言,使用寿命最短。
现有技术是通过改善研发输入滤波器件的生产加工工艺、生产材料等,以生产高质量的寿命更长的输入滤波器件,来提升微型逆变器的寿命。虽然,高质量的输入滤波器件相较于普通的输入滤波器件,寿命有所提升,但高质量的输入滤波器件的使用寿命与微型逆变器的其余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依然相差比较大,导致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寿命依然不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旨在大幅提升微型逆变器的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中,所述微型逆变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其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的输入滤波单元,所述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包括:
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包括:
获取配置好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
按照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或,所述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包括:
根据预设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是否异常;
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时,执行异常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异常处理包括:
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给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重新配置工作时间段;
按配置好的工作时间段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或,所述执行异常处理包括:
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根据预设的切换频率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获取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至少包括温度;
确定所述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
若是,则切换下一个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微型逆变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环境温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时,确定与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应的切换频率,并根据确定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型逆变器,包括:
直流输入端;
交流输出端;
输入滤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所述直流输入端的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DC-DC转换单元,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输入信号升压;
DC-AC逆变单元,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经所述DC-DC转换单元升压输出直流信号逆变为交流输出信号,并从所述交流输出端输出;以及,
上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处理器电连接各个输入滤波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微型逆变器包括壳体,所述DC-DC转换单元、DC-AC逆变单元和所述控制装置均灌封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入滤波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微型逆变器设置至少两个输入滤波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接通工作,如此,使微型逆变器的输入滤波部分的寿命成倍的大幅提升,从而实现了大幅提升了微型逆变器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微型逆变器一实施例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中,微型逆变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其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的输入滤波单元;输入滤波单元可包括一个滤波电容或多个并联的滤波电容,当然输入滤波单元还可包括其它滤波器件,或有其它滤波器件构成。
参照图1,图1是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包括:
步骤S100,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实施终端可为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可以设于微型逆变器的壳体内,也可以与微型逆变器分体设置,通过无线或有线与微型逆变器通信连接。本申请的微型逆变器采用多个输入滤波单元,在微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即每次都只接通一个输入滤波单元,使该接通的输入滤波单元对微型逆变器的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剩余输入滤波单元不工作,如此,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接通进行工作。
假设每个输入滤波单元的正常使用寿命是A,那么B个输入滤波单元的累计使用寿命就是B×A,并且是让各个输入滤波单元是轮流工作,而不是连续工作,这样会对每一个输入滤波单元的使用寿命都有所提升,因此,理论上各个输入滤波单元最终的累计使用寿命会大于B×A。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微型逆变器设置至少两个输入滤波单元,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接通工作,如此,使微型逆变器的输入滤波部分的寿命成倍的大幅提升,从而实现了大幅提升了微型逆变器的寿命。
参照图2,图2是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即步骤S100),包括:
步骤S110,获取配置好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
步骤S120,按照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控制装置中可以存储有预先配置好的每一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也可以是控制装置在微型逆变器每次启动工作时,根据输入滤波单元的数量按预设规则给每个输入滤波单元分别配置并保存的工作时间段,也可以是控制装置在微型逆变器工作过程中,按预设规则重新配置的给每个输入滤波单元分别配置并保存的工作时间段。控制装置先获取配置好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然后,再按照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即控制每个输入滤波单元分别在各自的工作时间段内工作。
例如,微型逆变器中设有三个输入滤波单元,分别为第一输入滤波单元、第二输入滤波单元和第三输入滤波单元,给第一输入滤波单元配置的工作时间段为6点-10点,给第二输入滤波单元配置的工作时间段为10点-14点,给第三输入滤波单元配置的工作时间段为14点-18点;控制装置根据当前时间,控制对应的输入滤波单元接通进行滤波工作,比如在到达10整点时,控制第一输入滤波单元断开以停止工作,并控制第二输入滤波单元接通进行工作,又比如在到14整点时,控制第二输入滤波单元断开以停止工作,并控制第三输入滤波单元接通进行工作。当然,微型逆变器中的输入滤波单元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或者是更多个,输入滤波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时,即控制两个输入滤波单元交替工作,可以是一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为6点-12点,另一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为12点-18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即步骤S100),包括:根据预设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控制装置中可存储有预先设置的切换频率(例如,N次/天),控制装置则根据预设的切换频率,来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接通切换,以使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例如,预设的切换频率为6次/天,则就是每隔4个小时进行一次输入滤波单元的接通切换,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停止工作,并接通下一个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工作。控制装置中可设置计时单元,在切换间隔时长计时到达时,控制切换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
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检测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是否异常;
步骤S300,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时,执行异常处理。
由于在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滤波性能变差或烧坏等异常时,会使直流输入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信号无法过滤掉,导致微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变差。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对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异常检测,并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时,说明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不能继续使用,此时执行异常处理,以使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停止工作,并切换到其它的输出滤波器进行滤波工作,保证微型逆变器的正常工作。其中,步骤S200可为实时执行或定时执行(例如每隔2分钟执行一次)。
可选地,检测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是否异常,可包括:检测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纹波是否超标(即是否超出预设标准量)。在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纹波超标时,则确定为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以执行异常处理。
可选地,输入滤波单元对直流输入信号的滤波效果,对交流输出信号有直接的影响;当输入滤波单元的滤波性能变差或烧坏时,交流输出信号会有相应的变化;因此,检测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是否异常,也可以是:检测微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信号是否异常,通过确定微型逆变器的交流输出信号是否异常,就可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是否烧坏或性能变差。具体的,可以是通过相应的性能测试电路检测交流输出信号是否异常;也可以通过预先训练好的信号分析模型来分析采集的交流输出信号是否异常,例如,将采集的交流输出信号与滤波后的直流输入信号打入该信号分析模型中,通过信号分析模型确定交流输出信号是否异常,其中,该信号分析模型通过大量的信号数据样本训练完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的执行异常处理可包括:
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给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重新配置工作时间段;
按配置好的工作时间段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时,控制装置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将其从轮流工作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中除去,重新给其余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重新配置工作时间段,以使非异常的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补上该异常的输入滤波单元原先的工作时间段,再按照重新配置好的工作时间段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例如,微型逆变器包括3个输入滤波单元,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输入滤波单元,工作时间段分别对应6点-10点、10点-14点、14点-18点,当第一输入滤波单元工作时,确定交流输出信号异常,则将第一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给第二、第三输入滤波单元重新配置工作时间段分别为6点-12点、12点-18点,以补上第一输入滤波单元原先的工作时间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的执行异常处理可包括:
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根据设置的切换频率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时,控制装置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将其从轮流工作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中除去,根据设置的切换频率控制其余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00中的执行异常处理也可以是包括:进行异常提醒,具体可为声音提醒、灯光提醒,或通过向预设的终端(例如工作人员的手机或电脑等)发送故障提示信息,以使工作人员及时知晓微型逆变器的状态,确认是否需要维护。
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在微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中,检测输入滤波单元是否异常,并在检测到异常时,进行异常处理,让异常的输入滤波单元停止工作并切换到非异常的输入滤波单元进行滤波工作,保证了微型逆变器的正常工作;并使该异常的输入滤波单元不再参与后续的输入滤波单元的轮流工作。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在输入滤波单元烧坏或性能变差时,依然可以保证微型逆变器正常工作。相较于现有的微型逆变器在输入滤波单元烧坏或性能变差时,需要给光伏系统更换新的微型逆变器而言,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使微型逆变器的使用寿命更长,减少了微型逆变器的更换频率,降低了光伏系统的维护成本。
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步骤S400,获取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状态参数;
步骤S500,确定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
步骤S600,若是,则切换下一个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工作。
由于滤波器件(如滤波电容)的使用寿命与滤波器件的工作时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过低时,会在滤波器件内部引发局部放电,加速电老化,温度过高时,会加速滤波器件的热老化,这都会影响滤波器件的使用寿命。
在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过程中,控制装置获取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温度(可以是输入滤波单元的器件表面温度,也可以输入滤波器单元附近位置的温度);其中,温度可通过温度检测单元(如温度传感器)检测得到,连续工作时长可通过计时单元的计时数据得到。步骤S400可以是实时执行,也可以是定时执行。
控制装置中存储有预设切换条件,预设切换条件可为预设范围(例如,T1~T2);确定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可为确定获取的温度是否超出预设范围。若确定状态参数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如确定获取的温度超出预设范围),则控制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停止工作,并切换下一个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工作。通过本实施例技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了输入滤波单元在过高温状态下工作或在过低温度状态下工作,有效延长了输入滤波单元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微型逆变器的寿命。当然,若确定获取的状态参数不满足预设切换条件,则可不进行任何处理或执行其它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可以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值时,执行加热处理,例如,微型逆变器中设置用于给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控制装置通过控制加热组件启动实现对输入滤波单元的加热处理。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状态参数还可包括其他参数,例如,持续工作时长,通过持续工作时长和温度综合判断是否进行切换输入滤波单元。
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步骤S700,获取微型逆变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步骤S800,在环境温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时,确定与环境温度确定对应的切换频率,并根据确定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微型逆变器在不同季节(例如,夏季、冬季等)、不同地区(例如,南方、北方)、不同时间(例如,早晨、中午、傍晚),其环境温度有较大差异,而环境温度会对微型逆变器的散热效果有影响,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微型逆变器的散热效果会相对较差,微型逆变器的输入滤波单元会工作相对较高温度状态下工作。通过获取微型逆变器周围的环境温度,将获取的环境温度与预设温度范围比较,确定环境温度是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并在环境温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时,确定与获取的环境温度相对应的切换频率(可以是控制装置中预存有环境温度与切换频率的映射关系,通过该映射关系即可确定当前环境温度对应的切换频率),并根据最新确定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例如,在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越多或低于预设温度范围越多时,切换频率越高,使各个输入滤波单元在高温环境或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持续时长更短,以延长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微型逆变器的寿命。比如,在南方的夏天中午时,获取到环境温度高于预设温度范围,切换频率由原先的4个小时切换一次,调整为1个小时切换一次;又如,在北方的冬天早晨时,获取到环境温度低于预设温度范围,切换频率由原先的4个小时切换一次,调整为半小时切换一次。
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中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装置可以是单片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服务器等计算设备。如图6所示,该控制装置可以包括:控制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和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控制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控制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控制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计算机程序。
在图6所示的控制装置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控制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基于前述实施例所提出的计算机程序,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控制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
参阅图7,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微型逆变器,包括:
直流输入端DC-IN;
交流输出端AC-OUT;
输入滤波单元10,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直流输入端DC-IN的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DC-DC转换单元20,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输入信号升压;
DC-AC逆变单元30,电连接DC-DC转换单元20,用于将经DC-DC转换单元20升压输出直流信号逆变为交流输出信号,并从交流输出端AC-OUT输出;以及,
上述控制装置40,控制装置40的处理器电连接各个输入滤波单元10。
该控制装置4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微型逆变器采用了上述控制装置40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装置40还可包括多个开关子单元,开关子单元与输入滤波单元10一一对应,输入滤波单元10和与其对应的开关子单元串联在直流输入端DC-IN的正、负极之间,处理器电连接各个开关子单元,控制各个子单元的通断;处理器通过控制开关单元通断来实现对输入滤波单元10的轮流工作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型逆变器还包括与控制装置40的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各个输入滤波单元10的温度反馈给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型逆变器还包括与处理器电连接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反馈给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型逆变器包括壳体,DC-DC转换单元20、DC-AC逆变单元30和控制装置40均灌封在壳体内,输入滤波单元10设于壳体外,并与壳体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和装置,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发明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逆变器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其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的输入滤波单元,所述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包括:
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包括:
获取配置好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
按照各个输入滤波单元的工作时间段,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或,所述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包括:
根据预设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还包括:
检测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是否异常;
在确定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异常时,执行异常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异常处理包括:
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给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重新配置工作时间段;
按配置好的工作时间段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或,所述执行异常处理包括:
将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标记为异常,根据预设的切换频率控制非异常的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当前工作的输入滤波单元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至少包括温度;
确定所述状态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切换条件;
若是,则切换下一个输入滤波单元进行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所述微型逆变器周围的环境温度;
在所述环境温度超出预设温度范围时,确定与所述环境温度确定对应的切换频率,并根据确定的切换频率控制各个输入滤波单元轮流工作。
7.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8.一种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直流输入端;
交流输出端;
输入滤波单元,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对所述直流输入端的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DC-DC转换单元,用于对滤波后的直流输入信号升压;
DC-AC逆变单元,电连接所述DC-DC转换单元,用于将经所述DC-DC转换单元升压输出直流信号逆变为交流输出信号,并从所述交流输出端输出;以及,
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处理器电连接各个输入滤波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逆变器包括壳体,所述DC-DC转换单元、DC-AC逆变单元和所述控制装置均灌封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输入滤波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外,并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的步骤。
CN202310223295.8A 2023-03-09 2023-03-09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9129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3295.8A CN115912957A (zh) 2023-03-09 2023-03-09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23295.8A CN115912957A (zh) 2023-03-09 2023-03-09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2957A true CN11591295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79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223295.8A Pending CN115912957A (zh) 2023-03-09 2023-03-09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1295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4575A1 (en) * 2009-03-26 2010-09-30 Abb Research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ngle-phase dc/ac converters and converter arrangement
US20140029308A1 (en) * 2011-03-09 2014-01-30 Solantro Semiconductor Corp. Inverter having extended lifetime dc-link capacitors
CN103684018A (zh) * 2013-12-16 2014-03-26 苏州相城常理工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新颖的多电平逆变器电容电压平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6230288A (zh) * 2016-08-08 2016-12-14 湖州新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mppt微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35257A (zh) * 2020-04-06 2022-11-11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用于向感应功率负载供电的电子开关单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44575A1 (en) * 2009-03-26 2010-09-30 Abb Research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ingle-phase dc/ac converters and converter arrangement
US20140029308A1 (en) * 2011-03-09 2014-01-30 Solantro Semiconductor Corp. Inverter having extended lifetime dc-link capacitors
CN103684018A (zh) * 2013-12-16 2014-03-26 苏州相城常理工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新颖的多电平逆变器电容电压平衡电路及控制方法
CN106230288A (zh) * 2016-08-08 2016-12-14 湖州新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路mppt微型逆变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335257A (zh) * 2020-04-06 2022-11-11 纬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控制用于向感应功率负载供电的电子开关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836B (zh) 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及其组件iv曲线扫描方法
JP2017191606A (ja) アクセス装置
EP3101764B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CN111103554B (zh) 一种掉电检测方法、装置、电路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0154614A (ja) 直流電源装置
CN115912957A (zh) 微型逆变器的工作方法、装置、微型逆变器和存储介质
CN101335460A (zh) 电池截止电压的设定系统及其设定方法
CN102261330B (zh) 风扇测试系统
JP6702235B2 (ja) 蓄電池システム、パワーコンディショナおよび蓄電池の寿命保証方法
WO2023098024A1 (zh) 新能源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5656327A (zh) 状态监控方法、电源适配器和电子设备
CN210724267U (zh) 可移动的电源转换主机及移动储能设备
CN113740623A (zh) 一种缺相检测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13228794A (ja) 太陽電池システム
CN103683998A (zh) 一种降低光伏逆变器夜间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14294734A (zh) 新能源空调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203672970U (zh) 一种三相费控智能型电能表
CN108681308A (zh) 一种基于数据反馈的数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6604373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210380712U (zh) 一种风机用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
CN110752647A (zh) 组合式可移动储能设备
JP2016134929A (ja) 太陽光発電診断装置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診断方法
CN108333515B (zh) 可显示电池内阻信息的不断电系统
CN212932773U (zh) 一种高精度功率测试仪
CN210898578U (zh) 组合式可移动储能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4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