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0972B -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0972B
CN112410972B CN202011081072.5A CN202011081072A CN112410972B CN 112410972 B CN112410972 B CN 112410972B CN 202011081072 A CN202011081072 A CN 202011081072A CN 112410972 B CN112410972 B CN 1124109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ft
yarns
warp
layer
base cl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810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0972A (zh
Inventor
邵力群
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engbo Textil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engbo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engbo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engbo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810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0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0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0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0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0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11/00Double or multi-ply fabr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它包括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以及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还包括织造时的辅助经纱。整个制作过程如下:整经,穿综插筘,根据上下层基布的高度、纬向拉丝所需长度、以及纬向拉丝在上下层基布固结的位置进行计算,织造,涂胶,水溶,整理。本发明对于设备要求简单,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有平面状有双面波浪状或一面平面状一面波浪状的情况下,也只要在1×3的单面多梭箱有梭织机上借助辅助经纱即可织造完成,而辅助经纱是一种普通的水溶性维纶丝,价廉又不会污染环境,最主要的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绝不影响上下层基布形状,不影响涂胶质量,工艺流程顺畅。

Description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空拉丝布,尤其涉及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中空拉丝布的使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了。平面立体状的有体育运动垫子、旅游冲浪板、海洋浮台等等;圆筒形立体状的有汽柴油存储桶、抗洪救灾的饮用水罐等等;以及椭圆形立体状的风力发电叶片、防撞物体等等。但是制造这些中空拉丝布的设备都比较特殊,平面立体状的中空拉丝布需要具有三维制造功能,还需经适当改造的织机,圆筒形立体状的中空拉丝布需要像申请号为20191006252520,专利名称为圆筒型中空拉丝布及其制造的双面双梭斜经织布机那样的双面双梭有梭织机加装斜经织造功能方行,而椭圆形中空拉丝布需像申请号为2020105256039,专利名称为一种椭圆形中空拉丝布及其制造方法那样的,也需要双面双梭有梭织布机加辅助经纱织造,但是由于中空拉丝布运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各种几何形状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总不能一种形状一种织机,人们希望能有一种设备能织造出绝大多数的各种形状的中空拉丝布来,这才能提高效率,扩展更多的中空拉丝布运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对设备要求简单,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有平面状,有双面波浪状,或一面平面状一面波浪状的情况下,也只要在1×3的单面多梭箱有梭织机上借助辅助经纱即可织造完成,而辅助经纱是一种普通的水溶性维纶丝,价廉又不会污染环境,最主要的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绝不影响上下层基布形状,不影响涂胶质量,工艺流程顺畅,因此,深受市场欢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它是通过运用1×3的单面多梭箱的有梭织机,通过借助辅助经纱,通过不同的经纱、不同的纬纱和拉丝纬纱织造而成。
进一步地,它是通过所述的1×3的单面多梭箱的有梭织机,用三种不同原料的纬纱梭织织造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辅助经纱是可以水溶的水溶性维纶纱。
进一步地,所述的不同的纬纱是指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或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
进一步地,所述的不同的经纱是指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或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
进一步地,所述的拉丝纬纱是高强工业涤纶丝。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的制作方法: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包括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以及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还包括织造时的辅助经纱;
当上层基布为平面形状的,所述的上层基布由上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上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当下层基布为平面形状的,所述的下层基布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当上层基布为波浪形状的,则此上层基布是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当下层基布为波浪形状的,则此下层基布是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而下层基布为平面状的,上层基布为波浪形状的,则此下层基布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经纬交织而成;上层基布是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所述的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是一种高强工业涤纶长丝,具体的说,这种高强工业涤纶纬向拉丝,在某一位置与上层基布九根经纱及以上固结织造后再借助前面所述的辅助经纱来回织造并达到一定的长度后,再与下层基布某一位置进行九根经纱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如此不断的在不同位置往返织造形成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
所述的织造时的辅助经纱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纶纱,而且辅助经纱在生产织造时处于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的中间,当纬向拉丝从上层基布向下层基布联结织造或从下层基布向上层基布联结织造时,所有的纬向拉丝所需的长度问题,都向辅助经纱借道织造而完成。
整个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上轴,
将辅助经纱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中轴,
将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下轴。
第二步:穿综插筘,
按工艺要求将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中层辅助经纱,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一一对应依次按顺序排列穿综插筘。
第三步:根据上下层基布的高度、纬向拉丝所需长度、以及纬向拉丝在上下层基布固结的具体位置进行排列和计算,
我们假设将布幅经纱宽度划定有1~101个点,每个点距离相等,第51点在门幅的中间点,1~101个点从左至右均匀排列,上层中层下层所有点在上中下均重合,
假设上层基布第1点至下层基布第1点的拉丝长度有60个点的间距的长度,那么在织造时,让纬向拉丝在上层经纱从左往右与上层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一直至上层第1个点的位置后,离开上层经纱的第1点位置,在上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越至辅助经纱的第31点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31点处的三根辅助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然后到达布幅最右边端部后,调头调转方向从右往左直达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点位置,又与此处的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点位置处的三根辅助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继续往布幅的最左边端部后又调转方向,从左往右,再与下层基布的第1点开始与下层基布的第1点处的经纱进行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最右端部,
然后继续,再从布幅的最右端部往左与下层基布的第101点位置处的下层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后,然后离开下层经纱,在下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越至辅助经纱的第71点置,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71点置处的三根辅助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的最左端部,然后调头调转方向从左往右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01点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01点处的三根经纱固结织造后直达布幅的最右边端部,然后又调转方向从右往左至上层基布的101点处,再与上层基布的第101点开始与上层基布的第101点处的经纱进行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最左端部,而其他纬向拉丝的长度也以此类推按此通用的长度计算和织造,
最后待涂胶后将辅助经纱经过水溶工艺溶解掉,纬向拉丝与辅助经纱所有的交织点将全部失去固结作用,待上下层经涂胶的基布往二边轻轻拉开,所有纬向拉丝将全部由屈曲状态伸直,全部达到了本来应有的即60个点的间距的长度。
第四步:织造,
第一梭,织上层基布,让储存有上层纬纱或上层弹力纬纱的第一把梭子从左端梭箱投入右梭箱,让上层纬纱或上层弹力纬纱与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在右梭箱,
第二梭,继续让这储存着上层纬纱或上层弹力纬纱的第一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左梭箱,与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左梭箱,如果上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即上层纬纱;如果上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加氨纶的弹力经纱,则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加氨纶的弹力纬纱,即上层弹力纬纱;
第三梭,织下层基布,让储存有下层纬纱或下层弹力纬纱的第二把梭子从左端梭箱投入右梭箱,让下层纬纱或下层弹力纬纱与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在右梭箱;
第四梭,继续让这储存着下层纬纱或下层弹力纬纱的第二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左梭箱,与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左梭箱;如果下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即下层纬纱;如果下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加氨纶的弹力经纱,则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加氨纶的弹力纬纱,即下层弹力纬纱;
第五梭,织布左幅的纬向拉丝,让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梭箱投入右梭箱,与上层基布经纱九根及以上固结织造至布幅左面的第1点位置,然而离开上层经纱,在上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行至中层辅助经纱设定的第31点的位置,设定第1点位置至第31点位置,为纬向拉丝上长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在中层辅助经纱的第31点位置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梭子又穿行至右梭箱;
第六梭,然后仍让这把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又从右梭箱投入到左梭箱,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下层基布经纱中间穿行中层辅助经纱第1点位置,再与中层辅助经纱第1点处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穿行至左梭箱;
第七梭,再继续让这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梭箱投入到右梭箱,在中层辅助的经纱与下层经纱之间穿行至下层基布经纱第1点位置,然后与下层基布经纱第1点处进行九根及以上固结织造直至布幅的右端,然后停在右梭箱;
第八梭,织布的右幅的纬向拉丝,继续让这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至左梭箱,与下层基布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至布幅右面的设定第101点处的位置,然后离开下层基布经纱,在下层基布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行至中层辅助经纱设定的第71点位置,设定101点位置至71点位置为纬向拉丝长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在中层辅助经纱第71点位置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穿行左梭箱;
第九梭,然后让这把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又从左梭箱投入到右梭箱,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上层基布经纱中间穿行至中层辅助经纱第101点位置,然后与中层辅助经纱第101点位置处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穿行至右梭箱;
第十梭,再继续把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至左梭箱,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上层基布经纱之间穿行至上层基布经纱第101点位置,然后与上层基布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直至布的左端,然后停在左梭箱;
至此,二梭上层基布、二梭下层基布、三梭左幅第一点处的拉丝、三梭右幅第101点处的拉丝,共计十梭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轮左幅第二点处的拉丝、右幅第一百点处的拉丝的循环织造,以此类推循环织造。当然,也可在二梭上层基布、二梭下层基布后,进行多个对应点的三梭左幅拉丝,三梭右幅拉丝,在保证上下层基布织物牢度和拉丝密度的情况下依此循环织造。
第五步:涂胶,
将织造而成的坯布正反面涂胶,
当上层基布为平面状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时,则上层基布所涂胶为普通的强力胶,当下层基布为平面状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时,则下层基布所涂胶为普通的强力胶,
当上层基布为波浪形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加氨纶的弹力纱时,则上层基布所涂胶为具弹性的强力胶,当下层基布为波浪形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加氨纶的弹力纱时,则下层基布所涂胶为具弹性的强力胶。
第六步:水溶,
将本织造后的经涂胶的坯布投入热水中,按水溶性维纶纱水溶工艺进行水溶,将中层辅助经纱全部溶掉。
第七步:整理,
将本织造的经涂胶经水溶的布轻轻往两边拉开,原先所有被中层辅助经纱屈曲固结的纬向拉丝全部拉直,最终形成了符合拉丝高度的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
具体的说,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为高强工业涤纶丝,而纬向拉丝是统一长度的,上下层基布均涂一层粘着力高的强力胶,这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为平面立体状的,
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为高强工业涤纶丝加氨纶丝的,而纬向拉丝长度是根据形状长短经过精心计算而织造的,上下层基布均涂一层粘着力高且有一定弹性的胶,这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为上下层基布各种凹凸波浪形立体状的,
当上层基布将为高强工业涤纶丝加氨纶丝的,下层基布为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向拉丝长度也是根据形状长短精心计算而织造的,将上层基布涂一层弹性胶,下层基布涂一层强力胶,这种纬向拉丝中空拉丝布下层为平面状,而上层为凹凸波浪形状的,
至此,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的制作方法就此结束。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本发明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织造方法,比现有的椭圆形中空拉丝布那样的织造和织造设备和织造方法大大的拓展了可织造的品种范围,并且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几乎可以涵盖了织造平面中空拉丝布不可能实现的绝大多数品种,而且不需要原先平面立体状的中空拉丝布需要具有三维制造功能,还需经适当改造的织机,也不是像织造圆筒形立体中空拉丝不那样还需要借助斜经织造功能。该织造设备简单,该织造方法筒单易行,该织造品种多样。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可以是制作横截面为梯形的或半圆形的空气输送管道,可以是制作横截面为工字形的建筑横梁骨架,也可以制作横截面为一面平整一面弧形凹凸的符合人体工程力学结构的床垫,以及水利工程所需横截面需现场测量才决定形状的等等。
这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对于设备要求简单,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有平面状有双面波浪状或一面平面状一面波浪状的情况下,也只要在1×3的单面多梭箱有梭织机上借助辅助经纱即可织造完成。而辅助经纱是一种普通的水溶性维纶丝,价廉又不会污染环境,最主要的辅助经纱在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间,绝不影响上下层基布形状,不影响涂胶质量,工艺流程顺畅,因此,深受市场欢迎。
附图说明
图1为上下层为平面状的纬向拉丝中空拉丝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层为波浪形下层为平面状的纬向中空拉丝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上下层均为波浪形状的纬向中空拉丝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上下层平面状的纬向斜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织造时的织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图1中,A为上层基布,B为下层基布,C为联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中的纬向拉丝。由于是上下层均为平面状的纬向拉丝中空拉丝布,因此上下层基布均为有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而纬向拉丝长度统一,上下涂胶均为强力胶。
图2中,A’为上层基布,B’为下层基布,C’为联结上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由于是下层基布B’为平面状的,上层基布A’为波浪状的,因此下层基布B’为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而上层基布A’为波浪状的由高强工业涤纶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下层B’涂胶为强力胶,上层A’涂胶为强力弹性胶,而拉丝C’是经过精心计算有长有短按对应点长短织造而成。
图3中,A’’为上层基布,B’’为下层基布,C’’为上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由于上下层基布均为波浪状的纬向拉丝中空拉丝布,因此,上下层基布均为高强工业涤纶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而拉丝纬纱长度相对有长有短,也是经过精心计算按对应点长短织造而成,而上下层基布涂胶均是用强力弹性胶涂胶而成。
图4中,A’’’为上层基布,B’’’为下层基布,C’’’为上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由于上下层基布为平面状,所以上下层基布均为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上下层涂胶均为强力胶,而其中拉丝纬纱都是斜向上下层连结的,上下层斜向连结点也是经过了精心计算,按对应点连结即可。
图5中,X为上层基布的上层经纱,
Y为辅助经纱,
Z为下层基布的下层经纱,
Y辅助经纱在X上层经纱和Z下层经纱的中间,
L为拉丝纬纱,
图5中,1~101点为上层经纱按门幅宽度的均匀分布点,
1’~101’点为中层辅助经纱按门幅宽度的均匀分布点,
1’’~101’’点为下经纱按门幅宽度的均匀分布点,
上层经纱、中层辅助经纱、下层经纱合并时,1~101和1’~101’再和1’’~101’’点重合。
图中L的拉丝纬纱的运动轨迹为:
从左至右,先从布幅左边上层经纱的第1点处经纬固结交织然后跨越至中层辅助经纱第31’点固结织造后,然后直达布幅右端。
从右至左,直达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点固结织造后直达布幅的左端。
从左至右,直达下层经纱第1’’点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的右端。
从右至左,先与布幅右边的下层经纱第101’’点处经纬固结交织,然后跨越至中层辅助经纱第71’点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左端。
从左至右,直达中层辅助经纱第101’点处固结织造后直达布幅右端。
从右至左,直达上层经纱第101点处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左端,一根拉丝纬纱从上层第1点至下层第1’’点,另一根拉丝纬纱从下层第101’’点至上层第101点织造结束。
然后进入上层第2点至下层第2’’点,下层第102’’点至上层第102点……如此依次循环。
最后,将上下层基布涂胶,然后把中层辅助经纱Y全部溶掉,所有拉丝纬纱在中层固结织造的固结点全部解散,然后把上下层轻轻拉开,就成为图1或图2或图3或图4的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
实施例一
上下层基布内高有90cm高的纬向拉丝平面状中空拉丝布的制作:
步骤1,将上层基布的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经纱、中层辅助经纱水溶丝、下层基布的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经纱分别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织机的上织轴、中织轴、下织轴。
步骤2,按工艺要求将上层高强工业涤纶经纱、中层辅助经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经纱按顺序穿综挿筘。
步骤3,将经纱筘幅按织造缩率把布面均匀分成1~101个点。点与点之间距离均为1.5cm。
步骤4.1,先让储存有高强工业涤纶强力纬纱的第一把梭子从左往右与上层经纱经纬交织成上层基布后至织机右梭箱。
步骤4.2,再让这把储存有强力纬纱第一把的梭子从右往左与上层经纱经纬交织后至织机左梭箱。
步骤4.3,让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第二把梭子从左往右与下层经纱经纬交织成下层基布后至织机右梭箱。
步骤4.4,再让这把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第二把梭子从右往左与下层经纱经纬交织后至织机左梭箱。
步骤4.5,然后让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往右与上层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至上层经纱第1点位置处,然后在上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越至中层辅助经纱第31’点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31’点处三根经纱固结织造后,又在上层经纱和中间经纱之间穿越直达织机右梭箱。
步骤4.6,继续让这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右往左至中层辅助经纱第1’点处的三根经纱固结织造后直达织机左梭箱。
步骤4.7,然后让这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往右至下层经纱第1’’点的位置,与下层经纱纱第1’’点的位置处的九根及以上经纱固结织造后直达织机右梭箱。
步骤4.8,在继续让这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右往左至下层经纱第101’’点处的九根及以上经纱进行固结织造至下层经纱第101’’点,然后在下层经纱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越至中层辅助经纱第71’点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第71’点处的三根经纱固结织造后,又继续穿越直达织机左梭箱。
步骤4.9,再让这把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往右,在中层辅助经纱和上层经纱之间穿越至中层辅助经纱的101’点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第101’点位置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直达织机右梭箱。
步骤4.10,继续让这把储存有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右往左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上层经纱之间穿越至上层经纱第101点处,与上层经纱第101点处进行九根及以上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直达织机左梭箱。
至此,二梭上层基布、二梭下层基布、三梭左幅第1点处的拉丝、三梭右幅第101点处的拉丝,共计十梭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轮左幅第2点处的拉丝、右幅第100点处的拉丝的循环织造,以此类推循环织造。
而下一轮循环,第一把梭子、第二把梭子一样的织造,第三把梭子将从另一个起始点重新按同样的原理进行织造,在此不再赘述。或者,第一把梭子、第二把梭子的织造,可从减少重复,让第三把梭子不断按连结点直接往返连结织造,以增加纬向拉丝的密度。
步骤5,涂胶,本实施例由于是平面状的,因此上下层基布涂上强力胶即可。
步骤6,水溶,将此涂胶后的坯布按水溶性维纶纱的水溶工艺进行水溶,将中层辅助经纱全部溶掉。
步骤7,将本织造的经涂胶经水溶后的坯布轻轻的往两边拉开,原先所有被中层辅助经纱屈曲的纬向拉丝全部拉直,最终形成了一种上下层基布有60个点的间距每个点与点的距离有1.5cm共计有90cm高的纬向拉丝的平面状中空拉丝布。
实施例二
举一反三,实施例如果为60cm高的上下层纬向拉丝布,在点与点的距离为1.5cm的情况下,那么只要将第三把梭子从上层经纱第1点跨越至中层辅助经纱第21’点处即可,来回往返共40个点,即为60cm高。
实施例三
实施例如果一面平面状,一面波浪状,或者二面波浪状的,那么第三把梭子只需计算好在上层点到下层点的所需长度除以2,让第三把梭子跨越这段距离与中层辅助经纱来回交织然后与上下层基布固结交织即可,然后涂胶时,平面状的,涂上强力胶、波浪状涂上强力弹力胶即可。当然波浪状的基布均为弹力强力经纬纱交织而成,而平面状的,仍为强力经纬纱经纬交织而成即可。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发明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包括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以及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还包括织造时的辅助经纱;
当上层基布为平面形状的,所述的上层基布由上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上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当下层基布为平面形状的,所述的下层基布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当上层基布为波浪形状的,则此上层基布是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当下层基布为波浪形状的,则此下层基布是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而下层基布为平面状的,上层基布为波浪形状的,则此下层基布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经纱、下层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纱经纬交织而成;上层基布是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经纱、高强工业涤纶上加氨纶丝的弹力纬纱经纬交织而成;
所述的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是一种高强工业涤纶长丝,具体的说,这种高强工业涤纶纬向拉丝,在某一位置与上层基布九根经纱及以上固结织造后再借助前面所述的辅助经纱来回织造并达到一定的长度后,再与下层基布某一位置进行九根经纱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如此不断的在不同位置往返织造形成联结上层基布和下层基布的纬向拉丝;
所述的织造时的辅助经纱是一种水溶性的维纶纱,而且辅助经纱在生产织造时处于上层经纱和下层经纱的中间,当纬向拉丝从上层基布向下层基布联结织造或从下层基布向上层基布联结织造时,所有的纬向拉丝所需的长度问题,都向辅助经纱借道织造而完成;
整个制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整经,
将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上轴,
将辅助经纱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中轴,
将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按工艺要求整经,整在一个织轴上,作为下轴;
第二步:穿综插筘,
按工艺要求将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中层辅助经纱,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一一对应依次按顺序排列穿综插筘;
第三步:根据上下层基布的高度、纬向拉丝所需长度、以及纬向拉丝在上下层基布固结的具体位置进行排列和计算,
我们假设将布幅经纱宽度划定有1~101个点,每个点距离相等,第51点在门幅的中间点,1~101个点从左至右均匀排列,上层中层下层所有点在上中下均重合,
假设上层基布第1点至下层基布第1点的拉丝长度有60个点的间距的长度,那么在织造时,让纬向拉丝在上层经纱从左往右与上层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一直至上层第1个点的位置后,离开上层经纱的第1点位置,在上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越至辅助经纱的第31点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31点处的三根辅助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然后到达布幅最右边端部后,调头调转方向从右往左直达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点位置,又与此处的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点位置处的三根辅助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继续往布幅的最左边端部后又调转方向,从左往右,再与下层基布的第1点开始与下层基布的第1点处的经纱进行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最右端部,
然后继续,再从布幅的最右端部往左与下层基布的第101点位置处的下层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后,然后离开下层经纱,在下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越至辅助经纱的第71点位置,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71点位置处的三根辅助经纱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的最左端部,然后调头调转方向从左往右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01点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第101点处的三根经纱固结织造后直达布幅的最右边端部,然后又调转方向从右往左至上层基布的101点处,再与上层基布的第101点开始与上层基布的第101点处的经纱进行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然后直达布幅最左端部,而其他纬向拉丝的长度也以此类推按此通用的长度计算和织造,
最后待涂胶后将辅助经纱经过水溶工艺溶解掉,纬向拉丝与辅助经纱所有的交织点将全部失去固结作用,待上下层经涂胶的基布往二边轻轻拉开,所有纬向拉丝将全部由屈曲状态伸直,全部达到了本来应有的即60个点的间距的长度;
第四步:织造,
第一梭,织上层基布,让储存有上层纬纱或上层弹力纬纱的第一把梭子从左端梭箱投入右梭箱,让上层纬纱或上层弹力纬纱与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在右梭箱,
第二梭,继续让这储存着上层纬纱或上层弹力纬纱的第一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左梭箱,与上层经纱或上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左梭箱,如果上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即上层纬纱;如果上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加氨纶的弹力经纱,则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加氨纶的弹力纬纱,即上层弹力纬纱;
第三梭,织下层基布,让储存有下层纬纱或下层弹力纬纱的第二把梭子从左端梭箱投入右梭箱,让下层纬纱或下层弹力纬纱与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在右梭箱;
第四梭,继续让这储存着下层纬纱或下层弹力纬纱的第二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左梭箱,与下层经纱或下层弹力经纱经纬交织,梭子停左梭箱;如果下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即下层纬纱;如果下层基布经纱是强力经纱加氨纶的弹力经纱,则这梭子里的也是强力纬纱加氨纶的弹力纬纱,即下层弹力纬纱;
第五梭,织布左幅的纬向拉丝,让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梭箱投入右梭箱,与上层基布经纱九根及以上固结织造至布幅左面的第1点位置,然而离开上层经纱,在上层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行至中层辅助经纱设定的第31点的位置,设定第1点位置至第31点位置,为纬向拉丝上长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在中层辅助经纱的第31点位置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梭子又穿行至右梭箱;
第六梭,然后仍让这把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又从右梭箱投入到左梭箱,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下层基布经纱中间穿行中层辅助经纱第1点位置,再与中层辅助经纱第1点处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穿行至左梭箱;
第七梭,再继续让这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左梭箱投入到右梭箱,在中层辅助的经纱与下层经纱之间穿行至下层基布经纱第1点位置,然后与下层基布经纱第1点处进行九根及以上固结织造直至布幅的右端,然后停在右梭箱;
第八梭,织布的右幅的纬向拉丝,继续让这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第三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至左梭箱,与下层基布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至布幅右面的设定第101点处的位置,然后离开下层基布经纱,在下层基布经纱与中层辅助经纱之间穿行至中层辅助经纱设定的第71点位置,设定101点位置至71点位置为纬向拉丝长度的二分之一的距离,在中层辅助经纱第71点位置处与中层辅助经纱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穿行左梭箱;
第九梭,然后让这把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又从左梭箱投入到右梭箱,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上层基布经纱中间穿行至中层辅助经纱第101点位置,然后与中层辅助经纱第101点位置处的三根辅助经纱固结织造后穿行至右梭箱;
第十梭,再继续把储存着强力纬纱的纬向拉丝的第三把梭子从右梭箱投入至左梭箱,在中层辅助经纱与上层基布经纱之间穿行至上层基布经纱第101点位置,然后与上层基布经纱九根及以上进行固结织造直至布的左端,然后停在左梭箱;
至此,二梭上层基布、二梭下层基布、三梭左幅第一点处的拉丝、三梭右幅第101点处的拉丝,共计十梭一个循环织造结束,进入下一轮左幅第二点处的拉丝、右幅第一百点处的拉丝的循环织造,以此类推循环织造;
第五步:涂胶,
将织造而成的坯布正反面涂胶,
当上层基布为平面状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时,则上层基布所涂胶为普通的强力胶,当下层基布为平面状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时,则下层基布所涂胶为普通的强力胶,
当上层基布为波浪形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加氨纶的弹力纱时,则上层基布所涂胶为具弹性的强力胶,当下层基布为波浪形的,经纱纬纱为强力纱加氨纶的弹力纱时,则下层基布所涂胶为具弹性的强力胶;
第六步:水溶,
将本织造后的经涂胶的坯布投入热水中,按水溶性维纶纱水溶工艺进行水溶,将中层辅助经纱全部溶掉;
第七步:整理,
本织造的经涂胶经水溶的布轻轻往两边拉开,原先所有被中层辅助经纱屈曲固结的纬向拉丝全部拉直,最终形成了符合拉丝高度的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
具体的说,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为高强工业涤纶丝,而纬向拉丝是统一长度的,上下层基布均涂一层粘着力高的强力胶,这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为平面立体状的,
当上层基布下层基布为高强工业涤纶丝加氨纶丝的,而纬向拉丝长度是根据形状长短经过精心计算而织造的,上下层基布均涂一层粘着力高且有一定弹性的胶,这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为上下层基布各种凹凸波浪形立体状的,
当上层基布将为高强工业涤纶丝加氨纶丝的,下层基布为高强工业涤纶丝的,纬向拉丝长度也是根据形状长短精心计算而织造的,将上层基布涂一层弹性胶,下层基布涂一层强力胶,这种纬向拉丝中空拉丝布下层为平面状,而上层为凹凸波浪形状的,
至此,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的制作方法就此结束。
CN202011081072.5A 2020-10-11 2020-10-11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410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1072.5A CN112410972B (zh) 2020-10-11 2020-10-11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81072.5A CN112410972B (zh) 2020-10-11 2020-10-11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0972A CN112410972A (zh) 2021-02-26
CN112410972B true CN112410972B (zh) 2022-02-11

Family

ID=74854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81072.5A Active CN112410972B (zh) 2020-10-11 2020-10-11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097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150A (zh) * 2007-06-27 2007-11-28 东华大学 刚性剑杆织机1×4多梭箱机构
JP2014201845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本橋テープ株式会社 織物および織物の製造方法
CN109208157A (zh) * 2018-09-20 2019-01-15 嘉兴市天之梦丝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充气布的织造设备及织造方法
CN109338560A (zh) * 2018-09-20 2019-02-15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具有弧度形高度的中空双层壁充气拉丝布及其生产工艺
CN111607873A (zh) * 2020-06-10 2020-09-01 何小斌 一种椭圆形中空拉丝布及其织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8150A (zh) * 2007-06-27 2007-11-28 东华大学 刚性剑杆织机1×4多梭箱机构
JP2014201845A (ja) * 2013-04-03 2014-10-27 本橋テープ株式会社 織物および織物の製造方法
CN109208157A (zh) * 2018-09-20 2019-01-15 嘉兴市天之梦丝绒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拉丝充气布的织造设备及织造方法
CN109338560A (zh) * 2018-09-20 2019-02-15 浙江英诺威纺织有限公司 具有弧度形高度的中空双层壁充气拉丝布及其生产工艺
CN111607873A (zh) * 2020-06-10 2020-09-01 何小斌 一种椭圆形中空拉丝布及其织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0972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090406A (en) Wov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S59192793A (ja) 成形用織物
CN101775683A (zh) 一种法向增强2.5d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JP2001513855A (ja) 網状構造様の3次元織物
CN103879036A (zh) 高强度纤维双层交织复合软管及其生产方法
CN111058142B (zh) 一种三维夹层结构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1117746A (zh) 经纬双向跨层连接空芯织物
CN106467991A (zh) 一种中空双层壁充气梭织基布及其织造方法
CN112410972B (zh) 一种纬向拉丝的中空拉丝布及其制作方法
CN106435956B (zh) 一种锥形中空夹芯回转体织物及其应用
US3207185A (en) Woven panel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01671904A (zh) 一种扩大双层层连织物间距的编织方法
CN109208157B (zh) 一种拉丝充气布的织造设备及织造方法
CN111910326A (zh) 一种三维织物顶部成型方法和三维织物
CN204982242U (zh) 重平垂纱组合式三维机织物的结构设计织造装置
CN203792799U (zh) 高强度纤维双层交织复合软管
CN114606623B (zh) 一种三维编织接结经纱螺旋交织结构预制件的制备方法
CN106149168A (zh) 一种2.5d类缎纹结构织物的织造方法
CN102230759A (zh) 一种基层织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11607873B (zh) 一种椭圆形中空拉丝布及其织造方法
JP6424251B2 (ja) パイル織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11199576U (zh) 一种凹凸条形网纹面料
CN219312237U (zh) 一种亚克力涤纶长丝混织基布
CN108360122A (zh) 一种三维盒织物一次成型编织方法
CN113802245A (zh) 一种三维针绞织织造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4

Address after: 528226 west side of 5th floor, building 4, No. 2, Xiaoxian Road, Luocun, Shishan town, Nanhai District,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Foshan Shengbo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100 Room 502, unit B, building 103, Wanli new village, HUTANG Town, Wuji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o Liqu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